黄土地貌
【拼音】:huáng tǔ dì mào
【注音】:ㄏㄨㄤˊㄊㄨˇㄉ一ˋㄇㄠˋ
词语解释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⒈黄土地区发育的地貌。地面支离破碎,崎岖起伏。基本类型是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各类黄土沟谷。中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最为典型。
基础解释是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
综合释义黄土地貌是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多年前,北宋沈括对河南、陕西一带的黄土侵蚀地貌形态作了生动描述;历代在治理黄河下游河患方略的讨论中,已认识到黄土高原侵蚀产沙是其根源。@@@@@世纪后期至@@@@@世纪前期,许多中外学者发表了研究中国黄土地貌的论著,并与欧洲黄土进行对比。
其他释义黄土地区发育的地貌。地面支离破碎,崎岖起伏。基本类型是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各类黄土沟谷。中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最为典型。
1.熔岩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干燥地貌、风成地貌和湖成地貌齐全,除了海洋地貌外,所有陆地地貌类型基本齐备。
2.坡谱信息熵的空间分异和陕北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形态在空间上的变异是相关的,可将其作为地貌类型划分的判别因子之一。
3.以沟沿线为分界线的黄土正负地形,是黄土地貌的基本特征,其中正负地形的坡面特征差异在黄土高原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
4.其中,黄土地貌是典型地貌之一。
5.黄土地貌属中国典型地貌之一,其分类体系是制图的基础。
6.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
7.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干燥地貌、风成地貌和湖成地貌齐全,除了海洋地貌外,所有陆地地貌类型基本齐备。
8.黄土地貌属中国典型地貌之一,其分类体系是制图的基础。(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黄土地貌造句)
9.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112600/】
10.黄土地貌属中国典型地貌之一,其分类体系是制图的基础。[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黄土地貌造句]
读音:huáng
[huáng]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读音:tǔ
[tǔ]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读音:mào
[mào]
1. 面容:面貌。容貌。貌相。以貌取人。
2. 外表的样子:礼貌。貌合神离。道貌岸然。
3. 外观:全貌。
4. 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样子,如“飞貌”指飞的样子。
5. 描绘,画像:“命工貌妃于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