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体
【拼音】:kǒu tǐ
【注音】:ㄎㄡˇㄊ一ˇ
【结构】:口(独体结构)体(左右结构)
【繁体】:口體
词语解释口和腹;口和身体。口体[kǒutǐ]⒈口和腹;口和身体。
引证解释⒈口和腹;口和身体。引《孟子·离娄上》:“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宋苏轼《谏买浙灯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元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性情甘澹雅,口体便粗糲。”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网络解释口体《孟子·离娄上》:“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宋苏轼《谏买浙灯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元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性情甘澹雅,口体便粗粝。”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综合释义口和腹;口和身体。《孟子·离娄上》:“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宋苏轼《谏买浙灯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元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性情甘澹雅,口体便粗糲。”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网友释义kǒutǐㄎㄡˇㄊㄧˇ口体(口体)口和腹;口和身体。《孟子·离娄上》:“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宋苏轼《谏买浙灯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元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性情甘澹雅,口体便粗粝。”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汉语大词典口和腹;口和身体。《孟子·离娄上》:“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宋苏轼《谏买浙灯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元汪元亨《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性情甘澹雅,口体便粗粝。”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其他释义1.口和腹;口和身体。
1.据我们对现有佛教寺院文献的分析,处理的主要主题是如何净化个体的口体、使个体宁静、以及削发和修剪指甲。
2.该公司的品牌应该是很明显通过门户网站入口体现,让用户有信心他们正在使用的是公司认可的接入方式。
3.养口体不如养心志,况数千里外张筵受祝,亦忆及黄沙远塞、长征未归之苦况否?贫寒家儿忽染脑满肠肥习气,令人笑骂,惹我恼恨。
4.铁路客运枢纽站作为一个城市的对外窗口,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对城市的发展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5.秋天要杀尾的时候,乔英顺利生下一女,小两口体会到了第一次为人父母的喜悦与激动.
6.问题在于错非节食要领合适你的糊口体式格局,不然肯定是会掉败.
7.室间隔缺损病人,经右胸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
8.周六上海乌云密布使虹口体育馆的“雨”持续升温.
9.昨天我去虹口体育馆看女子100米比赛.
10.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tǐ,tī
[tǐ]
[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