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可数
【拼音】:qū zhǐ kě shǔ
【注音】:ㄑㄨㄓˇㄎㄜˇㄕㄨˇ
【词性】:形容词、成语。
【简体】:屈指可数
【繁体】:屈指可數
词语解释屈指可数qūzhǐ-kěshǔ。(1)限定于有限的或确定的数字内。(2)扳着手指头就可算出来。形容数量少。
基础解释形容数目很少。[反]不计其数。
引证解释⒈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少。引语本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附覆廖尚书魏山长书》:“半载以来,死亡逃匿者,屈指可数。”例如:兵荒马乱,土匪又多,能安安稳稳过的日子屈指可数。⒉形容众人中的少数突出的。引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一:“他不仅在加拿大是第一等专家,即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人材。”
综合释义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的几项了!◎茅盾《子夜》二
网友释义【释义】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语出】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屈指可数”常误写为“曲指可数”,应注意。】
汉语大词典(1).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少。语本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附覆廖尚书魏山长书》:“半载以来,死亡逃匿者,屈指可数。”如:兵荒马乱,土匪又多,能安安稳稳过的日子屈指可数。(2).形容众人中的少数突出的。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一:“他不仅在加拿大是第一等专家,即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人材。”
国语辞典扳著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很少。语本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亦形容众人之中,少数突出的。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六.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辞典修订版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很少。语本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亦形容众人之中,少数突出的。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六.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辞典简编版形容数量很少。语本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 【造句】来看画展的人屈指可数,少得可怜。
成语词典版01.宋.欧阳修〈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02.《封神演义.第八二回》:「燃灯点头对众道人叹曰:『今日方知截教有这许多人品。吾教不过屈指可数之人。』」03.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八.附复廖钰夫尚书魏和斋山长书》:「他处所不敢知,即以某现居浦城而论,举商之事未息,半载以来,死亡逃匿者屈指可数,现在追呼日至,绅富尚皆重足而立,惴惴于心。」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其他释义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1.他也发现,各州花费数以百万计的美元对屈指可数的罪犯执行死刑的同时,案件侦破经费严重不足,成千的谋杀犯逍遥法外。
2.相较着高昂的运营成本,运河“过河费”屈指可数。
3.可惜历经三百多年光阴荏苒,能留存到今日的大彬壶已寥落晨星,屈指可数。
4.你不是每周向屈指可数的几个朋友发送几封电子邮件,而是可以每天向数百个认识你或和你半生不熟的人发送几十条消息。
5.珍爱生命,就是要珍爱生命中屈指可数的有限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勇敢地去开拓:珍爱生命,就该珍爱家庭,因为家庭是孕育我们生命的摇篮:珍爱生命,也应该珍爱宝贵的友情,因为友情是生命的动力。
6.土地高度开发的台北盆地,尚能存活的百年老树,已是屈指可数,弥足珍贵。
7.从这一刻起,快乐就变得如此奢侈,我们命运的交点屈指可数,却总是在看见对方面容的时候折磨对方,看见对方背影的时候折磨自己。
8.在一个高效有续的资本市场,套利可以防止单一价格定律被打破,事实上,违反这一规则的事例屈指可数。
9.在大同,刀削面店屈指可数,比拟知名的也有很多,如:七中刀削面、东关刀削面小南街刀削面、老柴家刀削面等。
10.这次学测的题目比较灵活,依专家评估,能达到高标分数的人当是屈指可数。
读音:qū
[qū]
1.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
)。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2.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 姓。
读音:zhǐ
[zhǐ]
(1)(名)手指。
(2)(量)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下了三~雨|这双鞋大了一~。
(3)(动)(手指头、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用手一~|时针正~十二点。
(4)(动)(头发)直立:令人发~。
(5)(动)指点:~导|~示|~出缺点。
(6)(动)意思上指着:这不是~你说的。
(7)(动)仰仗;依靠:~望|单~着一个人是不行的。
读音:kě,kè
[kě]
[ kě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 kè ]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读音:shù,shǔ,shuò
[shǔ]
[ shù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2. 几,几个:数人。数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 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 shǔ ]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数。数九。
2. 比较起来突出:数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数落。
4. 谈论,述说: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 shuò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