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课
【拼音】:shuì kè
【注音】:ㄕㄨㄟˋㄎㄜˋ
【结构】:税(左右结构)课(左右结构)
【简体】:税课
【繁体】:稅課
词语解释1.旧时税收机关中分设的部门。2.赋税。税课[shuìkè]⒈旧时税收机关中分设的部门。⒉赋税。
基础解释旧时税收机关中分设的部门。赋税。
引证解释⒈旧时税收机关中分设的部门。引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台省·御史阿内侍》:“今崇文门税课属之户部郎,尚或厉民。”⒉赋税。引《明史·周王橚传》:“十四年疏辞所赐在城税课。”清林则徐《严禁中外商民贩卖鸦片烟示》:“游弋各洋,冀得走漏税课,售卖禁物。”清向荣《金陵攻城及拨兵前往上海片》:“不独税课不能徵收,即各属钱粮率多观望。”
网络解释税课税课是汉语词汇,拼音shuìkè,指。
综合释义旧时税收机关中分设的部门。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台省·御史阿内侍》:“今崇文门税课属之户部郎,尚或厉民。”赋税。《明史·周王橚传》:“十四年疏辞所赐在城税课。”清林则徐《严禁中外商民贩卖鸦片烟示》:“游弋各洋,冀得走漏税课,售卖禁物。”清向荣《金陵攻城及拨兵前往上海片》:“不独税课不能徵收,即各属钱粮率多观望。”税课[shuìkè]分派税额。清.崑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四二.户部.杂赋.茶课》:「八年谕,前因川省松潘引多茶壅,将天全州之积引,改拨成都彭灌等县行销,每年空缴引张,赔纳税课,官商交累。」
汉语大词典(1).旧时税收机关中分设的部门。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台省·御史阿内侍》:“今崇文门税课属之户部郎,尚或厉民。”(2).赋税。《明史·周王橚传》:“十四年疏辞所赐在城税课。”清林则徐《严禁中外商民贩卖鸦片烟示》:“游弋各洋,冀得走漏税课,售卖禁物。”清向荣《金陵攻城及拨兵前往上海片》:“不独税课不能徵收,即各属钱粮率多观望。”
国语辞典分派税额。税课[shuìkè]⒈分派税额。引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四二·户部·杂赋·茶课》:「八年谕,前因川省松潘引多茶壅,将天全州之积引,改拨成都彭灌等县行销,每年空缴引张,赔纳税课,官商交累。」
辞典修订版分派税额。清.崑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四二.户部.杂赋.茶课》:「八年谕,前因川省松潘引多茶壅,将天全州之积引,改拨成都彭灌等县行销,每年空缴引张,赔纳税课,官商交累。」
1.其次,是使房产交易更安全、更便捷、更顺畅;再次,才是为未来房产税课征提供一个必要条件。
2.不动产登记或为房产税课征提供必要条件。
3.他的助手有州同、州判,下面还有巡检、驿丞、闸官、税课司大使等数量不等的属吏。
4.银锭上面均刻有提调官、催办官、银库官、炉户、银匠等人的名字和年号,这对研究元代银矿及税课来说极为难得,在国内属首次发现。
5.免丁钱是一种创行于南宋绍兴中期的身丁税,课征对象为寺观僧道,仅盛行于南宋时期。
6.有个户部郎中名唤王岳,号终南的,奉命巡查江南各税课司,前日来到虚江县。
7.有一天,耿埴去崇文税课司讨关,他穿着一领玄色屯绢道袍子,戴着一顶绒质小帽就去了。
8.比如商税,元代规定,凡隐匿税课者,物资一半没官。
9.都把手中的兵器放下,你们想杀官造反吗?某乃大同府灵丘县税课局大使周行德,路过此驿,见天色已晚,正欲前来投宿。
10.记者采访中发现,海外的高福利是建立在高税收的基础之上的,想移居海外,最好先做好纳税课。
读音:shuì
[shuì]
(名)国家向企业集体或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
读音:kè
[kè]
(1)(名)有计划的分段教学:上~|下~|星期六下午没~。
(2)(名)教学的科目:这学期共有五门~。
(3)(名)教学的时间单位:一节~。
(4)(名)教材的段落:这本教科书共有二十五~。
(5)(名)某些机关、学校、工厂等的行政单位:秘书~|会计~。
(6)(名)旧时赋税:国~|完粮交~。
(7)(动)征收(赋税):~税。
(8)(名)占卜的一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