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儿汗
【拼音】:gǔ ér hàn
【注音】:ㄍㄨˇㄦˊㄏㄢˋ
【结构】:古(上下结构)儿(独体结构)汗(左右结构)
【繁体】:古兒汗
词语解释西辽﹑蒙古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古儿汗[gǔérhàn]⒈西辽、蒙古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引证解释⒈西辽、蒙古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网络解释古儿汗古儿汗,亦作“菊儿汗”、“阔儿汗”,即“诸汗之汗”或“大汗”的意思。是西辽蒙古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比较有名的是西辽创建者耶律大石和蒙古首领扎木合。
其他释义1.西辽﹑蒙古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1.1201年,泰赤乌部、塔塔儿部、蔑儿乞部等11部推举札达兰部的札木合为“古儿汗”,联兵攻打铁木真。
2.塔塔儿部、蔑儿乞部等11部推举札达兰部的札木合为“古儿汗”,联兵攻打铁木真。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3.塔塔儿部、蔑儿乞部等11部推举札达兰部的札木合为“古儿汗”,联兵攻打铁木真。(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36886/造句)
读音:gǔ
[gǔ]
(1)(名)古代(跟‘今’相对):太~|厚今薄~。
(2)(形)经历多年的:~画|这座庙~得很。
(3)(名)古体诗:五~|七~。
(4)(Gǔ)姓。
读音:ér
[é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
读音:hàn,hán
[hàn]
[ hà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水。汗流浃背。
2. 出汗,使出汗: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 hán ]1. 〔可(kè)汗〕见“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