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
【拼音】:hòu jīn
【注音】:ㄏㄡˋㄐ一ㄣ
【结构】:后(半包围结构)金(上下结构)
【繁体】:後金
词语解释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贵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即汗位,国号金,史称后金,以与十二、十三世纪女真族建立的金代区别。为清前身。后金[hòujīn]⒈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贵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即汗位,国号金,史称后金,以与十二、十三世纪女真族建立的金代区别。为清前身。
引证解释⒈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贵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即汗位,国号金,史称后金,以与十二、十三世纪女真族建立的金代区别。为清前身。
网络解释后金后金(1616年—1636年),是出身明朝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是清朝的前身。
综合释义后金(1616年—1636年)或称后金汗国,是出身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满洲(现今中国东北)建立的政权,为清朝的前身。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海女真,统一了分散在满洲地区的女真各部。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金国看到明王朝政治日益腐朽,边防日益废弛,就一再向明朝发动进攻,占领抚顺等地。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改元天命。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至其子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大清,后金共历21年,两位君主。后金一名不见清人记载。普遍认为以“金”作国号乃为表明承袭完颜氏之金。也有人根据《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记载,认为“后金”的名称是从朝鲜传入明朝。此外,还以地名“建州”和族名“女真”称呼后金政权。1636年(明朝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大金”国号停止使用。清朝正式建立。
汉语大词典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贵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即汗位,国号金,史称后金,以与十二、十三世纪女真族建立的金代区别。为清前身。
法语Dynastie des derniers Jin (1616 — 1636)
其他释义明代建州左卫(在今辽宁新宾一带)都指挥使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于公元1616年建立金国,自称金国汗。历史上称为后金,以与12、13世纪的金代相区别。
1.开战后,金东路军进展神速,十二月三日完颜昌指挥的东路军南进兵团攻占燕山以北的重要关隘古北口、同日攻陷檀州。
2.国庆长假早规划,天有不测早备案,天天开心早点玩,临近上班早休息。祝上班族节日充值成功,节后金币爆满,工作起来精神饱满。
3.可是片刻过后,金刚狼的火力黯淡下来,它的结构已经烧毁。
4.仲夏的午后,金色的阳光经过教学楼旁那一排挺拔葱郁的水杉枝叶筛滤过后,照进教室的玻璃窗来,分外的亮丽。
5.敢言战守的袁崇焕两度挫败后金的进攻,给明朝带来了希望,皇太极施离间计,明廷臣与崇祯不辨真伪,将他残酷处死。
6.一阵猛撞后,金丝白领男才停下了手。
7.然而其身后的那名神秘人却是在其耳边轻声的嘀咕了几句,半晌之后金研儿这才心有不甘的松开了拳头。
8.小子正是卢鸿,其实当日小子也是托了皇上的洪福,这才有如神助,将后金两贝勒骂的狗血喷头。
9.即使后来声望显赫,甚至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金博士仍受到许多人诬蔑,他被称作乌合之众的煽动者、挑唆者、共产主义分子和激进分子。
10.在举办了沃尔沃杯中国公开赛以后,金海湖国际高尔夫球会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受到广泛关注。
读音:hòu
[hòu]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