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论
【拼音】:gǎn jué lùn
【结构】:感(上下结构)觉(上下结构)论(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又称“感觉主义”。
基础解释又称“感觉主义”。强调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的学说,是认识论的一种。
1.那种认为感觉经验是与命题唯一相关的实证主义成了一种不可能的唯我论,因为感觉经验本身在语言中可以被约简掉。
2.开篇一个无名的叙述者将自己做的类似的梦讲述给朋友赛弗林,随后赛弗林将一份手稿一个超感觉论男人的忏悔交给他,并让他放弃对残暴女性的迷恋之梦。
3.这种谣言给人的感觉是疫苗接种是政府,全球性机构,或是某大型制药公司和阴谋论所为,而实际上是得到保证的。
4.正是这种感觉论和理性主义的结合,成为了启蒙运动哲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5.阴谋论层出不穷,即使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很难动摇的感觉是,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大丑闻。
读音:gǎn
[gǎn]
1. 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2.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感叹。自豪感。感人肺腑。百感交集。
3.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感谢。感恩。感激。感愧。
读音:jué,jiào
[jué]
[ jué ]1.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觉。知觉。触觉。视觉。觉察。
2. 醒悟:觉悟。觉醒。“觉今是而昨非”。
[ jiào ]1. 睡眠(从睡着到睡醒):午觉。睡了一大觉。
读音:lùn,lún
[lùn]
[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