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虎眼
【拼音】:mǎ hǔ yǎn
【注音】:ㄇㄚˇㄏㄨˇ一ㄢˇ
【结构】:马(独体结构)虎(半包围结构)眼(左右结构)
【简体】:马虎眼
【繁体】:馬虎眼
词语解释蒙混骗人的手段。马虎眼[mǎhǔyǎn]⒈蒙混骗人的手段。
引证解释⒈蒙混骗人的手段。引周而复等《牛永贵挂彩》:“对啦,就藏在地窖子里,上面多盖些草,打个马虎眼,就混过去了。”杨大群《关东传奇》第五六章:“彭汉臣气哼哼地说:‘是个大高个吧?你别净给我打马虎眼。’”
网络解释马虎眼马虎眼是一个词语,读音是mǎhuyǎn,意思是蒙混骗人的手段。
综合释义蒙混骗人的手段。周而复等《牛永贵挂彩》:“对啦,就藏在地窖子里,上面多盖些草,打个马虎眼,就混过去了。”杨大群《关东传奇》第五六章:“彭汉臣气哼哼地说:‘是个大高个吧?你别净给我打马虎眼。’”马虎眼[mǎhǔyǎn]北京方言:商人欺骗顾客所动的手脚。装糊涂的办法或抵赖的藉口。
汉语大词典蒙混骗人的手段。周而复等《牛永贵挂彩》:“对啦,就藏在地窖子里,上面多盖些草,打个马虎眼,就混过去了。”杨大群《关东传奇》第五六章:“彭汉臣气哼哼地说:‘是个大高个吧?你别净给我打马虎眼。’”
国语辞典北平方言:(1)商人欺骗顾客所动的手脚。(2)装糊涂的办法或抵赖的借口。马虎眼[mǎhuyǎn]⒈北平方言:(1)商人欺骗顾客所动的手脚。(2)装糊涂的办法或抵赖的借口。
辞典修订版北京方言:(1)商人欺骗顾客所动的手脚。(2)装糊涂的办法或抵赖的藉口。
英语act dumb
其他释义1.蒙混骗人的手段。
1.如此虎头蛇尾,打马虎眼,明摆着是为虎作伥,难怪有初生之犊不怕虎,非要挖地三尺,虎口拔牙。
2.麻袋里的人越在节骨眼上越是故意装葱卖蒜打马虎眼。
3.周柱是个好同志,一生中只打了这一次马虎眼,经贤杰批评改正后,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直到死而后已……
4.你不要在我面前打马虎眼,我又不是个三岁小孩子。
5.你有问题就要问清楚,别老是不求甚解地打马虎眼!
6.你可以打马虎眼,但是有的话的确值得一听。
7.查尔斯,请注意,对别人您尽可以打马虎眼。
8.罗扇打个马虎眼带过,又转移走话题问“对了,你们俩找我有什么事啊?”。
9.如果我因为失去了客户而打马虎眼,我可能失去了公司。
10.查尔斯,请注意,对别人您尽可以打马虎眼.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hǔ
[hǔ]
读音:yǎn
[yǎn]
(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