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
【拼音】:huàn xióng
【注音】:ㄏㄨㄢˋㄒㄩㄥˊ
【结构】:浣(左右结构)熊(上下结构)
【简体】:浣熊
【繁体】:浣熊
词语解释⒈ 一种夜行性食肉类动物(Procyonlotor),与熊有亲缘关系,但体型小得多,产于北美的大部分地区,大都栖居树上,身上主要是灰色,脸上有黑色和白色的花纹,有蓬松带圈纹的尾。英:raccoon;⒉ 浣熊属其他动物的泛称(食蟹浣熊)浣熊[huànxióng]⒈一种夜行性食肉类动物(Procyonlotor),与熊有亲缘关系,但体型小得多,产于北美的大部分地区,大都栖居树上,身上主要是灰色,脸上有黑色和白色的花纹,有蓬松带圈纹的尾。英raccoon;⒉浣熊属其他动物的泛称(食蟹浣熊)
基础解释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浣熊属。
引证解释⒈ 哺乳动物。体形似貉,但尾有五六个黑色环纹。体长65~75厘米,尾长约25厘米。体及四肢呈灰色,略带黑色。树栖。夜行性;喜食软体动物、蟹和鱼类等,也吃植物性食物。食前有把食物在水中洗濯的奇习,故名。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⒈哺乳动物。体形似貉,但尾有五六个黑色环纹。体长65~75厘米,尾长约25厘米。体及四肢呈灰色,略带黑色。树栖。夜行性;喜食软体动物、蟹和鱼类等,也吃植物性食物。食前有把食物在水中洗濯的奇习,故名。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
综合释义头宽吻尖,眼睛周围有黑斑,体毛呈铁灰色,而腹毛色彩较淡。四肢稍短,各有五趾,前脚的脚趾稍长,能拿东西。浣熊擅长游泳和爬树,为夜间活动,杂食性动物,在进食前常把食物拿至水中浸一浸。
汉语大词典哺乳动物。体形似貉,但尾有五六个黑色环纹。体长65~75厘米,尾长约25厘米。体及四肢呈灰色,略带黑色。树栖。夜行性;喜食软体动物、蟹和鱼类等,也吃植物性食物。食前有把食物在水中洗濯的奇习,故名。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
国语辞典⒈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浣熊属。头宽吻尖,眼睛周围有黑斑,体毛呈铁灰色,而腹毛色彩较淡。四肢稍短,各有五趾,前脚的脚趾稍长,能拿东西。浣熊擅长游泳和爬树,为夜间活动,杂食性动物,在进食前常把食物拿至水中浸一浸,故称为「浣熊」。浣熊[huǎnxióng (又音)wǎnxióng]⒈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浣熊属。头宽吻尖,眼睛周围有黑斑,体毛呈铁灰色,而腹毛色彩较淡。四肢稍短,各有五趾,前脚的脚趾稍长,能拿东西。浣熊擅长游泳和爬树,为夜间活动,杂食性动物,在进食前常把食物拿至水中浸一浸,故称为「浣熊」。英语raccoon(Procyonlotor)德语Waschbär(S,Bio)法语ratonlaveur
辞典修订版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浣熊属。头宽吻尖,眼睛周围有黑斑,体毛呈铁灰色,而腹毛色彩较淡。四肢稍短,各有五趾,前脚的脚趾稍长,能拿东西。浣熊擅长游泳和爬树,为夜间活动,杂食性动物,在进食前常把食物拿至水中浸一浸,故称为「浣熊」。
辞典简编版动物名。食肉目浣熊科。铁灰色毛,长七十五至九十五公分,重五到十一公斤。口吻突出,眼睛周围有黑斑,尾巴有环纹,善爬树、游泳,白天在洞穴中睡觉,晚上出来觅食,为杂食动物。进食前常把食物拿到水中浸泡,因而称为「浣熊」。 【造句】浣熊的眼睛四周有黑斑,看起来好像戴了眼罩。 ◎
英语raccooncoatiCoatismountaincatProcyon lotor
法语Raton laveur
其他释义1.哺乳动物。体形似貉,但尾有五六个黑色环纹。体长65~75厘米,尾长约25厘米。体及四肢呈灰色,略带黑色。树栖。夜行性;喜食软体动物﹑蟹和鱼类等,也吃植物性食物。食前有把食物在水中洗濯的奇习,故名。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
1.在北美洲有六个陆生动物基因型,包括浣熊病毒基因型。
2.曾揭示浣熊能够携带潜伏的猪瘟病毒。
3.他掩藏了在巨大的石头附近,以便唯一事显示是他闪烁的黄色眼睛、他的熊爪和他的浣熊尾巴。
4.那是,从聪明的小浣熊。
5.他说,芝加哥地区一直都有浣熊和负鼠,但今年,臭鼬多了起来。
6.它们采取了一个巧妙的营救计划,这边小狗们集体大逃跑,那边小鸟在转移坏蛋们的注意力,门外还有小浣熊们的捣乱行动。
7.以前有很多浣熊,但这么多臭鼬还是头一遭。
8.受今年第一号台风"浣熊"影响,海南海事局已经全线停航琼州海峡海峡的航运线路。
9.红狼以白尾鹿或者其他的一些小的哺乳动物为食,比如沼泽兔子,浣熊以及海狸鼠。
10.十只绿色的小浣熊在弹吉他。
读音:huàn
[huàn]
(1)(动)洗;洗涤。
(2)(名)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借做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读音:xióng
[xióng]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
(2)(名)姓。
(3)(动)〈方〉斥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