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瓢
【拼音】:yǐn piáo
【注音】:一ㄣˇㄆ一ㄠˊ
【结构】:饮(左右结构)瓢(左右结构)
【繁体】:飲瓢
词语解释1.以瓢盛水浆而饮。谓过贫苦生活。语本《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喝水的瓢。
基础解释以瓢盛水浆而饮。谓过贫苦生活。喝水的瓢。
引证解释⒈以瓢盛水浆而饮。谓过贫苦生活。引语本《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唐戴叔伦《赠康老人洽》诗:“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⒉喝水的瓢。引元郯韶《述怀寄倪元镇》诗:“夜榻张灯钞籀史,饮瓢分水注陶尊。”
网络解释饮瓢饮瓢,汉语词汇。
释义1、.以瓢盛水浆而饮。谓过贫苦生活。2、.喝水的瓢。
综合释义以瓢盛水浆而饮。谓过贫苦生活。语本《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唐戴叔伦《赠康老人洽》诗:“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喝水的瓢。元郯韶《述怀寄倪元镇》诗:“夜榻张灯钞籀史,饮瓢分水注陶尊。”饮瓢[yǐnpiáo]语本《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汉语大词典(1).以瓢盛水浆而饮。谓过贫苦生活。语本《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唐戴叔伦《赠康老人洽》诗:“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2).喝水的瓢。元郯韶《述怀寄倪元镇》诗:“夜榻张灯钞籀史,饮瓢分水注陶尊。”
读音:yǐn,yìn
[yǐn]
[ yǐn ]1.喝,有时特指喝酒:痛~。~料。~食。~水思源。
2.可以喝的东西:冷~。
3.饮子:香苏~。
4.中医指稀痰。
5.心里存着;含着:~恨。
[ yìn ]给牲畜水喝:~牲口。马~过了。
读音:piáo
[piáo]
(名)(~儿)用来舀(yǎo)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一般是用剖开的匏瓜做的;也有用木头挖成的:~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