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礼
【拼音】:shì lǐ
【注音】:ㄕˋㄌ一ˇ
【结构】:士(独体结构)礼(左右结构)
【繁体】:士禮
词语解释《仪礼》的别名。士礼[shìlǐ]⒈《仪礼》的别名。
引证解释⒈《仪礼》的别名。引《史记·儒林列传》:“《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於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汉书·艺文志》:“及周之衰,诸侯将踰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
网络解释士礼《士礼》:又称《礼经》,即《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
综合释义《仪礼》的别名。《史记·儒林列传》:“《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於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汉书·艺文志》:“及周之衰,诸侯将踰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
汉语大词典《仪礼》的别名。《史记·儒林列传》:“《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于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汉书·艺文志》:“及周之衰,诸侯将踰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
其他释义1.《仪礼》的别名。
1.大约丰俗敦行尚义,务本力穑,敬士礼贤,乐输急公,犹有先王之遗风焉。
2.袁绍凭借他“四世三公”的这样一个优势,一个家族的优势,结交了很多的人,做出一副折节下士、礼贤下士的样子,干什么呢?
3.尊贤重士,礼人敬老。不论人非,洁身自好。祖国至上,公德莫抛。勤修素养,志立崇高。中华文明,世界称道。芸芸众生,以龙为傲!
4.忠厚传世长,诚信财源广。仁义称高士,礼仪扬风尚。和善福气多,和睦家兴旺。和谐睿智增,和顺心舒畅。借文明之翼,让梦想飞翔。
5.伊通社的报道称,遇害者名叫大流士·礼萨伊,是伊朗西北大阿尔达比勒大学核物理学教授。
6.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遇害者名叫大流士·礼萨伊,是伊朗西北大阿尔达比勒大学核物理学教授。
7.豪华的流水席位围着巨大的游泳池排列着,五彩的灯光闪烁着,高雅的女士礼服飘逸,风度翩翩的男士西装革履,他们欢快而轻松地闲谈着。
8.马华柔佛州26个区会中,10个区会主席职出现一对一单挑,包括有古来、埔来、峇克里、居銮、士基央、拉美士、礼让、麻坡、地不老、新邦令金区会。
9.2011年7月23日,伊朗西北大阿尔达比勒大学核物理学教授大流士·礼萨伊在德黑兰家门口遭暗杀身亡。
10.这名物理学家名为大流士·礼萨伊,伊朗西北大阿尔达比勒大学物理学教授,23日在首都德黑兰家门口遭枪杀。
读音:shì
[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读音:lǐ
[lǐ]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