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峡
【拼音】:huáng niú xiá
【注音】:ㄏㄨㄤˊㄋ一ㄡˊㄒ一ㄚˊ
【结构】:黄(上中下结构)牛(独体结构)峡(左右结构)
【繁体】:黃牛峽
词语解释即黄牛山。黄牛峡[huángniúxiá]⒈即黄牛山。
引证解释⒈即黄牛山。参见“黄牛山”。引清赵翼《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地传朱雀桥相直,路比黄牛峡易攀。”
网络解释黄牛峡黄牛岩在漓江西岸,磨盘山南,与碧崖隔江相峙,距桂林约30千米。峡上多奇石,如碧莲、狮虎、蝙蝠、黄牛群,因得名。漓江清流至此,急转90度大弯,水流分为二,拍击3个洲渚,滚滚南去,民谣谓“九牛对三洲,河水两连流;五马拦江过,双狮滚绣球”。
综合释义即黄牛山。清赵翼《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地传朱雀桥相直,路比黄牛峡易攀。”参见“黄牛山”。
汉语大词典即黄牛山。清赵翼《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地传朱雀桥相直,路比黄牛峡易攀。”参见“黄牛山”。《汉语大词典》:黄牛山 拼音:huángniúshān山名。在湖北省宜昌县西。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宜都西陵峡中有黄牛山,江湍纡回,途经信宿犹望见之,行者语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日三暮,黄牛如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
其他释义1.即黄牛山。
读音:huáng
[huáng]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读音:niú
[niú]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读音:xiá
[xiá]
(名)两山夹水的地方:~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