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毫
【拼音】:niān háo
【注音】:ㄋ一ㄢㄏㄠˊ
【结构】:拈(左右结构)毫(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见“拈毫弄管”。拈毫[niānháo]⒈见“拈毫弄管”。
基础解释见“[[拈毫弄管]]”。
引证解释⒈见“拈毫弄管”。
汉语大词典见“拈毫弄管”。《汉语大词典》:拈毫弄管 拼音:niānháonòngguǎn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明徐渭《女状元》第一折:“且喜这所在,涧谷幽深,林峦雅秀,森列于明窗净几之外,默助我拈毫弄管之神。”亦省作“拈毫”。清李渔《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自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绮语了。”清缪艮《珠江名花小传》:“偶尔拈毫,非相知有素者,不轻持赠也。”胡韫玉《雨窗感怀》诗:“夜坐拈毫闷莫排,风风雨雨满庭阶。”
其他释义1.见'拈毫弄管'。
读音:niān
[niān]
(动)用两三个手指头夹;捏:~阄儿|~轻怕重。
读音:háo
[háo]
(1)(名)细长而尖的毛:狼~笔|羊~笔。
(2)(名)指毛笔:挥~。
(3)(名)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二~。
(4)(副)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不足怪|~无头绪。
(5)(形)(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米|~升|~克。
(6)(量)计量单位名称。ɑ)长度;十丝等于一毫;十毫等于一厘。b)重量;十丝等于一毫;十毫等于一厘。
(7)(量)〈方〉货币单位;即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