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
【拼音】:lú dí
【注音】:ㄌㄨˊㄉ一ˊ
【结构】:芦(上下结构)笛(上下结构)
【繁体】:蘆笛
词语解释芦笛lúdí。(1)旧时北方人称芦叶卷起的乐器。芦笛[lúdí]⒈旧时北方人称芦叶卷起的乐器。英reed;
基础解释旧时北方人称芦叶卷起的乐器
引证解释⒈即芦茄。参见“芦笳”。引元袁桷《次韵继学途中竹枝词》:“我郎南来得小妇,芦笛声声吹鷓鴣。”
网络解释芦笛芦笛:散文作家、设计师
综合释义即芦茄。元袁桷《次韵继学途中竹枝词》:“我郎南来得小妇,芦笛声声吹鷓鴣。”参见“芦笳”。芦笛[lúdí]即芦茄。
汉语大词典即芦茄。元袁桷《次韵继学途中竹枝词》:“我郎南来得小妇,芦笛声声吹鹧鸪。”参见“芦笳”。《汉语大词典》:芦笳(芦笳) 拼音:lújiā古代的一种管乐器。以芦叶为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音孔,下端范铜为喇叭嘴状,吹时用指启闭音孔,以调音节。清代兵营巡哨多用之。宋曾慥《类说·集韵》:“胡人卷芦叶而吹,谓之芦笳。”元王逢《题蔡琰还汉图》诗:“残生既免毡裘鬼,哀衷莫尽芦笳曲。”明李东阳《风雨叹》诗:“潼关以西兵气多,芦笳吹尘尘满河。”
其他释义1.即芦茄。
1.这里有玲珑幽邃、壮观奇特的芦笛岩洞可让游人一饱眼福,有碧水荡漾的芳莲池可纵情放舟,还有那桃花江沿岸旖旎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2.您携着这小芦笛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
3.这只小小芦笛,你带它穿过山谷,它吹出的旋律弥久恒新。
4.早上到酒店接客人,游览市区景点芦笛岩、伏波山、象鼻山,之后送客返回酒店。
5.管乐器包括圆柱形双簧管,金属芦笛,口琴和陶笛。
6.微风吹拂着我的脸,好凉爽啊!肯一走进芦笛岩洞口,阵阵冷风迎面扑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7.我曾饿着肚子,把芦笛自矜的吹,人们嘲笑我的姿态,因为那是我的姿态呀!人们听不惯我的歌,因为那是我的歌呀!艾青。
8.芦笛岩年接待游客量居世界岩溶景区之首,开放以来已接待过三千多万游客。
9.有一种,像那横骑牛背的牧童,信口横吹芦笛所出的那种通晓、清纯、悦耳之声。
10.其名字源于向外生长的芦笛岩,人们用其做成长笛。
读音:lú
[lú]
(1)(名)芦苇;草木植物;多生在水边;茎中空;可以编席;造纸:~花。
(2)(Lú)姓。
读音:dí
[dí]
(1)(名)管乐器。竹制。单管横吹;有一吹孔、一膜孔、六个指孔。形状大小不一;常用的有梆笛、曲笛两种:~子。
(2)(名)响声尖锐的发音器: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