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章文物
【拼音】:diǎn zhāng wén wù
【注音】:ㄉ一ㄢˇㄓㄤㄨㄣˊㄨ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指法令﹑礼乐﹑制度等。典章文物[diǎnzhāngwénwù]⒈指法令、礼乐、制度等。
引证解释⒈指法令、礼乐、制度等。引《明史·文苑传一·徐一夔》:“幸而天歷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⒈指法令、礼乐、制度等。引《明史·文苑传一·徐一夔》:“幸而天歷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成语解释典章文物
出处《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其他释义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1.迨我先皇帝体元居正以来,然后典章文物大备,临御三十五年,薄海内外,罔不臣属,宏规远略,厚泽深仁,有以衍皇元万世无疆之祚。
2.最开始是个动词,是指对人教化的过程;后来演变为名词,即指德治教化、典章文物、书籍文字等;而后又指从人类的物质生产逐渐引伸到精神文明建设。
3.自无明又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
4.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5.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6.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7.最开始是个动词,是指对人教化的过程;后来演变为名词,即指德治教化、典章文物、书籍文字等;而后又指从人类的物质生产逐渐引伸到精神文明建设。(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8.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典章文物造句)
9.迨我先皇帝体元居正以来,然后典章文物大备,临御三十五年,薄海内外,罔不臣属,宏规远略,厚泽深仁,有以衍皇元万世无疆之祚。www.chazidian.com/zj-118090/查字典典章文物造句
读音:diǎn
[diǎn]
(1)(名)典范性书籍。
(2)(名)标准;法则:~范。
(3)(名)典故:用~。
(4)(名)典礼:盛~。
(5)(动)旧时用土地、房屋或其他东西作抵押向人借钱:~押。
读音:zhāng
[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