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廬
【拼音】:chū chū máo lú
【注音】:ㄔㄨㄔㄨㄇㄠˊㄌㄨˊ
词语解释初出茅庐chūchū-máolú。(1)初为世用;初入社会。
基础解释初出茅庐chūchū-máolú[atthebeginningofone/'scasees;youngandinexperienced]初为世用;初入社会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三国演义》
网络解释初出茅庐(初出茅庐)初出茅庐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chūchūmáolú。意思是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综合释义@@@@@《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源)初出茅廬[@@@@@#####《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定了主意,到山中把银两付与牙人,自己赶回家去。正是:先收漆货两番利,初出茅庐第一功。」]@@@@@《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定了主意,到山中把银两付与牙人,自己赶回家去。正是:先收漆货两番利,初出茅庐第一功。」初出茅廬[@@@@@#####《官场现形记.第一九回》:「那署院一听他问这两句话,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庐,不懂得甚么。」]@@@@@《官场现形记.第一九回》:「那署院一听他问这两句话,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庐,不懂得甚么。」初出茅廬[@@@@@#####《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三人初出茅庐,于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见所未见,听了这个,甚是稀奇。」]@@@@@《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三人初出茅庐,于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见所未见,听了这个,甚是稀奇。」初出茅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零零回》:「卜子修是初出茅庐的人,得了那个差使,犹如抓了印把子一般,倒也凡事必躬必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零零回》:「卜子修是初出茅庐的人,得了那个差使,犹如抓了印把子一般,倒也凡事必躬必亲。」初出茅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零零回》:「卜子修是初出茅庐的人,得了那个差使,犹如抓了印把子一般,倒也凡事必躬必亲。」]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竭诚聘请诸葛亮协助其兴复汉室。诸葛亮才出山就大败曹操的军队。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后比喻初入社会,缺乏历练。《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那署院一听他问这两句话,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庐,不懂得甚么。」《文明小史.第十五回》:「三人初出茅庐,于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见所未见,听了这个,甚是希奇。」
法语débutant、bec jaune、novice、blanc-bec
国语词典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竭诚聘请诸葛亮协助其兴复汉室。诸葛亮才出山就大败曹操的军队。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后比喻初入社会,缺乏历练。
读音:chū
[chū]
(1)(形)开始的;开始的部分。
(2)(形)第一个:~伏。
(3)(形)第一次:~来。
(4)(形)最低的(等级):~级。
(5)(形)原来的:~愿。
(6)(形)姓。
读音:chū
[chū]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读音:máo
[máo]
(1)(名)即白茅;草本植物;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
(2)(Má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