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待
【拼音】:běn dài
【注音】:ㄅㄣˇㄉㄞˋ
【结构】:本(独体结构)待(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原来想,原打算。本待[běndài]⒈原来想,原打算。
引证解释⒈原来想,原打算。引元王和卿《拨不断·王大姐浴房内吃打》曲:“你本待洗腌臢,倒惹得不干净。”《水浒传》第五三回:“本待不教公孙胜去,看他的面上,教他去走一遭。”清李渔《奈何天·逃禅》:“本待与他説过,然后过来,又怕他苦苦相留,反生缠扰。”
网络解释本待本待,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原来想,原打算。元王和卿《拨不断·王大姐浴房内吃打》曲:“你本待洗腌臢,倒惹得不干净。”《水浒传》第五三回:“本待不教公孙胜去,看他的面上,教他去走一遭。”清李渔《奈何天·逃禅》:“本待与他説过,然后过来,又怕他苦苦相留,反生缠扰。”
汉语大词典原来想,原打算。元王和卿《拨不断·王大姐浴房内吃打》曲:“你本待洗腌臜,倒惹得不干净。”《水浒传》第五三回:“本待不教公孙胜去,看他的面上,教他去走一遭。”清李渔《奈何天·逃禅》:“本待与他说过,然后过来,又怕他苦苦相留,反生缠扰。”
其他释义1.原来想,原打算。
1.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2.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3.以德为本,待人要诚;勤奋工作,处事要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无私奉献,真情感人。
4.本主本待重处,念尔年轻,被人勾串,姑宽尔之罪。
5.做人之道,以和为本。待人之道,文明礼貌。用人之道,唯贤而用。育人之道,身教言传。爱人之道,扶危济困。修养之道,修心养性。清廉之道,弘扬正气。
6.我本待斩尽杀绝,争奈你不曾犯法。
7.他们可能有了一个要去查看的引文,或者是某本待读的书。
8.前次收到蔡邕来信,说是那卫仲道已经亡故,蔡琰就此守了望门寡,蔡邕本待再选佳婿,蔡琰却执意不肯。
9.扈三郎本待发怒,心中突然想了一个计策,佯笑道:大将军说的有理,留在齐国,高远那个腌贼必不会放过在下,我愿归降将军。
10.朱宏?D本待道个歉,然后走人,却不想那年轻人甩开他的手,然后横眉立眼怒视着他道:“你这人怎的走路都不看前面?差点撞倒我了!”。
读音:běn
[běn]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读音:dài,dāi
[dài]
[ dài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 dāi ]1.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