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冲西突
【拼音】:dōng chōng xī tū
【注音】:ㄉㄨㄥㄔㄨㄥㄒ一ㄊㄨ
【词性】:成语。
【繁体】:東衝西突
词语解释东冲西突dōngchōng-xītū。(1)向四处突击。形容作战勇猛。东冲西突[dōngchōngxītū]⒈向四处突击。形容作战勇猛。例曹操见赵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莫敢迎敌…——《三国演义》英assaultinalldirections;
基础解释◎东冲西突dōngchōng-xītū向四处突击。形容作战勇猛。
引证解释⒈谓四处冲锋突击。引《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衝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他(赫胥黎)以渊博的学识,警辟的文章,东冲西突,攻陷了自以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的最后的保垒。”
综合释义指四处冲锋突击。他(赫胥黎)以渊博的学识,警辟的文章,~,攻陷了以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的最后的堡垒。◎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东冲西突[dōngchōngxītū]谓四处冲锋突击。曹操见赵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莫敢迎敌…——《三国演义》
汉语大词典谓四处冲锋突击。《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他(赫胥黎)以渊博的学识,警辟的文章,东冲西突,攻陷了自以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的最后的保垒。”
国语辞典向四处突击。形容作战勇猛。东冲西突[dōngchōngxītú]⒈向四处突击。形容作战勇猛。引《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莫敢迎敌。」成语解释东冲西突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其他释义指四处冲锋突击。
1.二女也早已杀的战意高昂,在明七的带动下东冲西突,天族女战士的强悍与霸气挥洒的淋漓尽致。
2.曹操见子龙东冲西突,所到之处,无敢迎敌,救了黄忠、张著,奋然恨怒,自招呼左右将士,来赶子龙。
3.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莫敢迎敌,救了黄忠,又救了张著,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4.赵云被困在垓心,东冲西突,魏兵越厚。
5.在温薇听来,以为韩魏是不想拖累她,岂会答应,都不回答韩魏,带着韩魏东冲西突。
6.厉山飞顿时慌得六神无主,领军东冲西突,怎奈李渊大军有如洪水决堤,前撞后涌,四面包裹而上。
7.再度检查,却发现肚子里的这团热气东冲西突,无处宣泄。
8.再度检查,却发现肚子里的这团热气东冲西突,无处宣泄。[https://www.chazidian.com/zj-72192/查字典东冲西突造句]
9.厉山飞顿时慌得六神无主,领军东冲西突,怎奈李渊大军有如洪水决堤,前撞后涌,四面包裹而上。【查字典www.chazidian.com东冲西突造句】
10.他以渊博的学识,警辟的文章,东冲西突,攻陷了以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的最后的堡垒。◎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
读音:dōng
[dōng]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读音:chōng,chòng
[chōng]
[ chōng ]1. 用水或酒浇注,水撞击:冲茶。冲剂。冲洗。冲荡。
2. 向上钻,直上:冲腾。冲入云霄。
3. 破解不祥:冲喜。
4. 空虚,谦虚:“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挹(yì)。谦冲。
5. 幼小:冲昧。冲弱。冲龄。
6. 方言,山区的平地:韶山冲。
7. 通行的大路,重要的地方:要冲。首当其冲。
8. 不顾一切,一直向前:冲锋。横冲直撞。
9. 猛烈地撞击:冲力。冲突。
10. 收支账目互相抵销:冲账。
11. 情感强烈:冲动。兴(xìng)冲冲。
12. 太阳系中,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余的某一个行星进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而地球正处在这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位置时称“冲”。
[ chòng ]1. 对着,向着:冲着太阳。
2. 凭,根据:冲你这么好学,一定能有成就。
3. 猛烈;强烈:冲劲。这酒真冲。
4. 一种使金属板成形或在金属板上打孔的专用设备称“冲床”。
5. 在冲床上加工金属工件:冲压。
读音:xī
[xī]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
读音:tū
[tū]
(1)(副)猝然;突然。
(2)(动)猛冲:~围|~进。
(3)(副)突然:~增|~减。
(4)(形)高于周围:~出。
(5)(名)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烟火口;相当于现在的烟筒: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