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角
【拼音】:bái jiǎo
【注音】:ㄅㄞˊㄐ一ㄠˇ
【结构】:白(独体结构)角(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白色牛角。2.磨光的牛角,用以制作生活用品。3.特指太白星呈现白色突出如角的星象变化。古以为丧乱之象。白角[báijiǎo]⒈白色牛角。⒉磨光的牛角,用以制作生活用品。⒊特指太白星呈现白色突出如角的星象变化。古以为丧乱之象。
基础解释白色牛角。磨光的牛角,用以制作生活用品。特指太白星呈现白色突出如角的星象变化。古以为丧乱之象。
引证解释⒈白色牛角。引《穆天子传》卷四:“爰有黑牛白角。”⒉磨光的牛角,用以制作生活用品。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鱟十二足,壳可为冠,次於白角。”宋梅尧臣《当世家观画》诗:“曲眉浅脸鵶髮盘,白角莹薄垂肩冠。”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仁宗时,宫中以白角改造冠并梳,冠之长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其后侈靡之风盛行,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鱼枕;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⒊特指太白星呈现白色突出如角的星象变化。古以为丧乱之象。引《史记·天官书》:“赤角,有战;白角,有丧。”
网络解释白角白角:地名
综合释义白色牛角。《穆天子传》卷四:“爰有黑牛白角。”磨光的牛角,用以制作生活用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鱟十二足,壳可为冠,次於白角。”宋梅尧臣《当世家观画》诗:“曲眉浅脸鵶髮盘,白角莹薄垂肩冠。”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仁宗时,宫中以白角改造冠并梳,冠之长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其后侈靡之风盛行,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鱼枕;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特指太白星呈现白色突出如角的星象变化。古以为丧乱之象。《史记·天官书》:“赤角,有战;白角,有丧。”白角[báijiǎo]
网友释义白角为香港屯门的已消失海角。白角原为屯门青山湾西面蝴蝶湾中央凸出之海角,又名'北角'(PakKok)。当年屯门对外尚未有陆路,只靠水路运输,人迹罕至但邻近珠江口,恰好用于匿藏及联络,于是孙中山先生便于白角附近兴建红楼作为基地之一,策动反清革命。1970年代香港政府为发展屯门新市镇进行填海,原来之海角消失不见。
汉语大词典(1).白色牛角。《穆天子传》卷四:“爰有黑牛白角。”(2).磨光的牛角,用以制作生活用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鲎十二足,壳可为冠,次于白角。”宋梅尧臣《当世家观画》诗:“曲眉浅脸鸦发盘,白角莹薄垂肩冠。”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仁宗时,宫中以白角改造冠并梳,冠之长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其后侈靡之风盛行,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鱼枕;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3).特指太白星呈现白色突出如角的星象变化。古以为丧乱之象。《史记·天官书》:“赤角,有战;白角,有丧。”
1.若不是白角当年一念之间出手相救,芙蕖尸骨早寒,谈不上什么泛舟大海,更谈不上什么报仇雪恨。
2.而且——奇怪,这白角鹿峰怎么有点耳熟?好象不久前在哪听说过一样。
3.明旦,英自帅众来战,睿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读音:jiǎo,jué
[jiǎo]
[ jiǎo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2.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6. 额骨(俗称“额角”)。
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10. 中国货币单位。
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2. 量词。
[ jué ]1.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名角。
3. 较量,竞争:角力。角斗。角逐。
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