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白墨黑
【拼音】:fěn bái mò hēi
【注音】:ㄈㄣˇㄅㄞˊㄇㄛˋㄏㄟ
【词性】:成语。
【简体】:粉白墨黑
【繁体】:粉白墨黑
词语解释亦作'粉白黛黑'。
基础解释亦作/'粉白黛黑/',黛: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脸擦白粉,眉画黛墨。指女子修饰容颜。
引证解释⒈见“粉白黛黑”。
综合释义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粉白墨黑[fěnbáimòhēi]以粉敷面助其白,以黛画眉增其黑。比喻为美人。《战国策.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也作「粉白黛绿」。
汉语大词典见“粉白黛黑”。《汉语大词典》:粉白黛黑 拼音:fěnbáidàihēi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列子·周穆王》:“衣阿锡,曳齐纨,粉白黛黑,佩玉环杂。”《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淮南子·修务训》:“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仳倠也。”亦作“粉白墨黑”。《战国策·楚策三》:“后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国语辞典以粉敷面助其白,以黛画眉增其黑。比喻为美人。《战国策.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也作「粉白黛绿」。
出处《战国策·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其他释义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
近义词 粉白黛黑
1.郑国和周地一带的女子,粉白墨黑,在街上一站,不知道的人看见了还以为是神女下凡呢!
读音:fěn
[fěn]
(1)(名)(基本义):粉末:粉末
(2)(名)指化妆用的粉末:~扑儿。
(3)(名)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菠菜炒~|~肠|~皮。
(4)(形)带着白粉的;白色的:~连纸。
(5)(形)粉红:~色|这块绸子是~的。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读音:mò
[mò]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
读音:hēi
[hēi]
(1)(形)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
(2)(形)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形)秘密;不公开(多指违法的):~市|~话。
(4)(形)坏;狠毒:~心。
(5)(形)象征反动:~帮。
(6)(形)(Hēi)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