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邮
【拼音】:zhì yóu
【注音】:ㄓˋ一ㄡˊ
【结构】:置(上下结构)邮(左右结构)
【繁体】:置郵
词语解释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置邮[zhìyóu]⒈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引证解释⒈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按,古制,置为马递,邮为步递,原有区别,后即混用。引《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焦循正义:“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谓之驛。其传递行书之舍,亦即谓之置邮,谓之驛。”唐杨炯《<王子安集>旧序》:“教之者逾於激电,传之者速於置邮。”宋范成大《麻线堆》诗:“舟檝避潢潦,置邮疾飞驰。”
综合释义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焦循正义:“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谓之驛。其传递行书之舍,亦即谓之置邮,谓之驛。”唐杨炯《<王子安集>旧序》:“教之者逾於激电,传之者速於置邮。”宋范成大《麻线堆》诗:“舟檝避潢潦,置邮疾飞驰。”按,古制,置为马递,邮为步递,原有区别,后即混用。
汉语大词典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焦循正义:“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谓之驿。其传递行书之舍,亦即谓之置邮,谓之驿。”唐杨炯《〈王子安集〉旧序》:“教之者逾于激电,传之者速于置邮。”宋范成大《麻线堆》诗:“舟楫避潢潦,置邮疾飞驰。”按,古制,置为马递,邮为步递,原有区别,后即混用。
其他释义1.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1.教化之移人也如置邮焉。玄烨
读音:zhì
[zhì]
(1)(动)搁;放:~备|~身|置放。
(2)(动)设立;布置:~办|设~。
(3)(动)购置:添~。
读音:yóu
[yóu]
(1)(动)邮寄;邮汇:上月给家里~了二十元。
(2)(形)有关邮务的:~包|~车|~费|~件|~局|~票|~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