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古易俗
【拼音】:biàn gǔ yì sú
【注音】:ㄅ一ㄢˋㄍㄨˇ一ˋㄙㄨˊ
【词性】:成语。
【繁体】:變古易俗
词语解释犹变古易常。变古易俗[biàngǔyìsú]⒈犹变古易常。
引证解释⒈犹变古易常。引《楚辞·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⒈犹变古易常。引《楚辞·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成语解释变古易俗
汉语大词典犹变古易常。《楚辞·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参见“变古易常”。《汉语大词典》:变古易常(变古易常) 拼音:biàngǔyìcháng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语本《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春秋》之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者,谓幸国。”
出处《楚辞·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其他释义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反义词 移风易俗
1.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读音:biàn
[biàn]
(1)(动)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
(2)(动)改变(性质、状态);变成:后进~先进。
(3)(动)使改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4)(形)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动)变卖:~产。
(6)(名)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
(7)(名)指变文:目莲~。
读音:gǔ
[gǔ]
(1)(名)古代(跟‘今’相对):太~|厚今薄~。
(2)(形)经历多年的:~画|这座庙~得很。
(3)(名)古体诗:五~|七~。
(4)(Gǔ)姓。
读音:yì
[yì]
(1)(形)轻易;容易:~于|简~。
(2)(形)平和:平~近人。
(3)(形)〈书〉轻视。
(4)(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
(5)姓。
读音:sú
[sú]
(1)(名)风俗:世~|习~。
(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
(3)(形)庸俗:粗~|脱~。
(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