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圻
【拼音】:běi qí
【繁体】:北圻
【拼音】:běi qí
网友释义地区名。越南语:BắcKỳ,也称“东京”(ĐôngKinh),指旧时越南北部十六省,越南人称之为北圻,意为“北部国土”,“北部地域”。1834年,越南阮朝圣祖明命皇帝阮福晈将越南分为三圻。
辞典修订版地名。位于越南安南山脉东斜面,红河流贯而成的三角洲,气候湿热多雨,稻产丰富,人口稠密,为越北米仓。
读音:běi
[bě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读音:qí,yín
[qí]
[ qí ]1. 地的边长。
2. 方千里之地:“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 yín ]1. 古同“垠”,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