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阳
【拼音】:xī yáng
【注音】:ㄒ一一ㄤˊ
【结构】:西(独体结构)阳(左右结构)
【繁体】:西陽
词语解释夕阳。县名。汉置﹐属江夏郡。北魏废。故城在今河南省光山县境。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五.汝宁府》。西阳[xīyáng]⒈夕阳。⒉县名。汉置,属江夏郡。北魏废。故城在今河南省光山县境。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五·汝宁府》。
基础解释夕阳。县名。汉置﹐属江夏郡。北魏废。故城在今河南省光山县境。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五.汝宁府》。
引证解释⒈夕阳。引唐李白《悲清秋赋》:“于时西阳半规,映岛欲没。”⒉县名。汉置,属江夏郡。北魏废。故城在今河南省光山县境。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五·汝宁府》。
网络解释西阳西阳:一是西汉时的古县,在晋朝时亦设西阳县或西阳郡。今西阳镇位于亳州市涡阳县东南部,山高水长,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综合释义夕阳。唐李白《悲清秋赋》:“于时西阳半规,映岛欲没。”县名。汉置,属江夏郡。北魏废。故城在今河南省光山县境。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五·汝宁府》。
汉语大词典(1).夕阳。唐李白《悲清秋赋》:“于时西阳半规,映岛欲没。”(2).县名。汉置,属江夏郡。北魏废。故城在今河南省光山县境。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五·汝宁府》。
其他释义1.夕阳。2.县名。汉置﹐属江夏郡。北魏废。故城在今河南省光山县境。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五.汝宁府》。
1.议定之后,莫问带着老五离开了西阳县,背井离乡,北上寻妻……
2.西阳宫为纪念欧阳修所建,内有文忠公祠堂、泷冈阡表碑亭、泷冈书院、文儒书堂、画荻楼、道德讲堂等建筑,文化底蕴非常丰厚。
3.山西阳城经山东东明到江苏三堡输电工程中,用常规串联电容器组进行补偿,来提高现有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
4.西阳水电站改造后,设备运行安全、可靠,为中小型水电站的改造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实例。
5.民间传说,当年司马睿与西阳王、南顿王、汝南王、彭城王各骑一战马来到幕府山下的长江渡口,唯有司马睿的坐骑忽然间腾云驾雾,化为一条巨龙,飞向空中。
6.克里斯特尔斯化解了两个赛点,最终夺冠,两位去而复归的前世界顶尖高手,向我们证明,昔日的比利时猛女,雄风依旧在,几度西阳红。
7.湘西阳戏的声腔源于弋阳腔,演员在表演时常常运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演唱,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征。
8.西阳北雪异口同声,小心退出来,这回熊渝看门道,溜溜儿的跟在北雪屁股后面出了房。
9.但这东西阳山上少,阴山多,同时奶奶还叫我爸爸上山去采挖八角金盘、金丝吊鳖、山海螺、铁角菱等,但爸爸仅采到过一次八角金盘,仅够爷爷吃两天。
10.陈三拾起桌上的扇子给熊渝轻轻打扇“北雪西阳他们接了活儿了。
读音:xī
[xī]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
读音:yáng
[yáng]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