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硕学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硕学

硕学

【拼音】:shuò xué

【注音】:ㄕㄨㄛˋㄒㄩㄝˊ

【结构】:硕(左右结构)学(上下结构)

【繁体】:碩學

解释

词语解释硕学shuòxué(1)知识渊博,亦指这样的人英alearnedperson硕学[shuòxué]⒈知识渊博,亦指这样的人。英alearnedperson;

基础解释知识渊博,亦指这样的人。

引证解释⒈博学;学问渊博。引《后汉书·儒林传论》:“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硕学之徒,莫之或徙,故通人鄙其固焉。”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下》:“班固硕学,尚云赞颂相似;陆机鉤深,犹称碑赋如一。”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欧阳文忠公脩鸿文硕学,宗工大儒。”⒉指博学的人。引《西京杂记》卷一:“成子(弘成子)后病,吐出此石,以授充宗(五鹿充宗),充宗又为硕学也。”《宋书·百官志下》:“汉东京图籍在东观,故使名儒硕学,著作东观,撰述国史。”《明史·儒林传序》:“制科取士,一以经义为先,网罗硕学。”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歷,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於小説。”

网络解释硕学硕学,汉语词汇。

释义1、博学;学问渊博。2、指博学的人。

综合释义博学;学问渊博。《后汉书·儒林传论》:“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硕学之徒,莫之或徙,故通人鄙其固焉。”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下》:“班固硕学,尚云赞颂相似;陆机鉤深,犹称碑赋如一。”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欧阳文忠公脩鸿文硕学,宗工大儒。”指博学的人。《西京杂记》卷一:“成子(弘成子)后病,吐出此石,以授充宗(五鹿充宗),充宗又为硕学也。”《宋书·百官志下》:“汉东京图籍在东观,故使名儒硕学,著作东观,撰述国史。”《明史·儒林传序》:“制科取士,一以经义为先,网罗硕学。”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歷,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於小説。”

汉语大词典(1).博学;学问渊博。《后汉书·儒林传论》:“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硕学之徒,莫之或徙,故通人鄙其固焉。”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下》:“班固硕学,尚云赞颂相似;陆机钩深,犹称碑赋如一。”元刘埙《隐居通议·诗歌二》:“欧阳文忠公脩鸿文硕学,宗工大儒。”(2).指博学的人。《西京杂记》卷一:“成子(弘成子)后病,吐出此石,以授充宗(五鹿充宗),充宗又为硕学也。”《宋书·百官志下》:“汉东京图籍在东观,故使名儒硕学,著作东观,撰述国史。”《明史·儒林传序》:“制科取士,一以经义为先,网罗硕学。”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

英语a great learned literate

其他释义1.博学;学问渊博。2.指博学的人。

硕学造句更多 >>

1.彼时的西南联大,可谓群贤毕至,硕学通儒不胜枚举。

2.消息传出,全国震动,吸引了许多士人,连有些称病在家、一旁观望的硕学鸿儒也都报名应试。

3.而相对于一代鸿儒硕学和书画艺术大师饶宗颐先生的成就而言,潮州人越来越感觉到这座学术馆太小了,难以更加全面地展示先生博大精深的学艺成就。

4.是啊,国画、诗歌,当然还有书法与篆刻,就像一个蜂窠中几个毗邻的孔穴,相互渗透,互相补益,通才硕学往往能融汇贯通,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5.陆晓凯觉得陆大爷这位鸿儒硕学之士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姜桂之性跃然言表。

6.毋庸讳言,身处闹市包围之中的汉口路,是硕学通儒及金陵学子的家园,是他们朝夕问书向学之地,也是南京城里最为光彩斐然之地。

7.第三个原因,是士大夫阶级好排斥异端,如朱彝尊的《云冈石佛记》,即其一例,宜其湮没千余年,不为通儒硕学所称道。

8.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高才硕学待诏,沆通籍焉。

9.作为一位博古通今的硕学鸿儒,他不仅是清华大学电机系、无线电研究所和航空研究所的创始人,同时又是一位著作等身的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

10.那王老夫子落第秀才一枚,尽管不是什么鸿儒硕学,却也并非都都平丈之流。

字义分解

读音:shuò

[shuò]

[ shuò ]

1. 〔硕士〕学位名,高于“学士”。

2. 大:硕老。硕材。硕学(博学,亦指博学的人)。硕壮。硕果累累(喻巨大的成绩)。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读音:xué

[xué]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

硕学相关成语

硕学相关词语

解释包含硕学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上学

下一个:识学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