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言
【拼音】:zé yán
【注音】:ㄗㄜˊ一ㄢˊ
【结构】:责(上下结构)言(独体结构)
【繁体】:責言
词语解释责备,问罪。责言[zéyán]⒈责备,问罪。
基础解释责备,问罪。
引证解释⒈责备,问罪。引《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杜预注:“将嫁女於西,而遇不吉之卦,故知有责让之言,不可报偿。”《洪秀全演义》第三回:“大人办了一个商人,却因外国责言,被朝廷降罪。”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各国领事屡有责言,致烦辨论。”
网络解释责言责言是汉语词汇,读音zéyán,指责备,问罪。
综合释义责备,问罪。《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杜预注:“将嫁女於西,而遇不吉之卦,故知有责让之言,不可报偿。”《洪秀全演义》第三回:“大人办了一个商人,却因外国责言,被朝廷降罪。”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各国领事屡有责言,致烦辨论。”
汉语大词典责备,问罪。《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杜预注:“将嫁女于西,而遇不吉之卦,故知有责让之言,不可报偿。”《洪秀全演义》第三回:“大人办了一个商人,却因外国责言,被朝廷降罪。”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各国领事屡有责言,致烦辨论。”
其他释义1.责备,问罪。
1.章先生话很多,“谈话中提到苏联,章先生说‘西邻责言勿理也’,或‘勿顾也’,或‘非礼也’。
2.虽元恶克剪,社稷未宁,而西邻责言,祸败旋及。
3.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
4.如覆策不当,则本人也应黜责,言甚直切。
5.不过,尽管这个帖子对市长的施政作为进行指责、言辞激烈,市长也予以反击,指其为造谣诽谤。
6.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www.chazidian.com/zj-387190/造句网)
7.虽元恶克剪,社稷未宁,而西邻责言,祸败旋及。[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87190/]
读音:zé,zhài
[zé]
[ zé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
2. 要求:责求。责令。责成。
3. 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
4. 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
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
[ zhài ]1. 古同“债”。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