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闭
【拼音】:fú bì
【繁体】:伏閉
【拼音】:fú bì
词语解释谓伏日万鬼横行,闭户祛灾也。《后汉书·和帝纪》:「初令伏闭尽日。」注:「汉官旧仪曰:『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不干他事。』。」
网友释义伏闭(fúbì),古代迷信于伏日不办事称“伏闭”。《后汉书·和帝纪》:“六月己酉,初令伏闭尽日。”李贤注引《汉官旧仪》:“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不干他事。”
读音:fú
[fú]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
读音:bì
[bì]
(1)(动)关;合:~门|~口无言|~关锁国|~门思过|~月羞花。
(2)(动)堵塞不通:~气|~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