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斋集
【拼音】:fá tán zhāi jí
【繁体】:伐檀齋集
【拼音】:fá tán zhāi jí
词语解释书名。十二卷。明、张元凯撰。见《四库提要·集类·别集类》。
网友释义《伐檀斋集》是由张元凯所著的一部古籍,共有十二卷。
读音:fá
[fá]
(1)(动)砍:~树。
(2)(动)攻打:讨~。
读音:tán
[tán]
(1)(名)乔木;木质坚硬;用来制造家具;农具和乐器也叫青檀。
(2)(名)(Tán)姓。
读音:zhāi
[zhāi]
(1)(动)斋戒。
(2)(名)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
(3)(动)舍饭给僧人:~僧。
(4)(名)屋舍:书~|新~。
读音:jí
[jí]
(1)(动)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动)集市:赶~。
(3)(名)集子:诗~|文~|全~|地图~。
(4)(量)某些篇幅较多而分为若干部分的书籍中的一部分;本数较多而分为两三个段落的影片中的一个段落:《康熙字典》分子、丑、寅、卯等十二~|这部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
(5)(J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