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内制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内制

内制

【拼音】:nèi zhì

【注音】:ㄋㄟˋㄓˋ

【结构】:内(独体结构)制(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翰林学士的别称。

基础解释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翰林学士的别称。

引证解释⒈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引唐朱庆馀《上翰林蒋防舍人》诗:“清重可过知内制,从前礼絶外庭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至唐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清赵翼《寄芷堂》诗之一:“视草久高唐内制,论文恰到汉《西京》。”⒉翰林学士的别称。引宋赵昇《朝野类要·称谓》:“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誥、詔令、赦文之类。”

网络解释内制(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唐朱庆馀《上翰林蒋防舍人》诗:“清重可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至唐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清赵翼《寄芷堂》诗之一:“视草久高唐内制,论文恰到汉《西京》。”

综合释义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唐朱庆馀《上翰林蒋防舍人》诗:“清重可过知内制,从前礼絶外庭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至唐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清赵翼《寄芷堂》诗之一:“视草久高唐内制,论文恰到汉《西京》。”翰林学士的别称。宋赵昇《朝野类要·称谓》:“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誥、詔令、赦文之类。”

网友释义浙江雄邦节能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绿色节能、环保能源、终端节能为核心,以ODM、OEM生产、EPC运作模式为基础。

汉语大词典(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唐朱庆余《上翰林蒋防舍人》诗:“清重可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至唐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清赵翼《寄芷堂》诗之一:“视草久高唐内制,论文恰到汉《西京》。”(2).翰林学士的别称。宋赵升《朝野类要·称谓》:“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诰、诏令、赦文之类。”

其他释义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2.翰林学士的别称。

内制造句更多 >>

1.一周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筹备学校团代会,争取在五月底完成学校团委会的换届选举。 

2.以无电镀法在阳极氧化铝膜板内制备奈米镍磷合金阵列。

3.在夏季,程序正相反,地热泵会将水与乙二醇送入管道中以帮助房屋内制冷。

4.虽然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探讨,但美欧政府最主要的担忧是,俄罗斯对内制裁镇压、对外耀武扬威。

5.方法:采用大肠杆菌菌液注入大鼠子宫内,制备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

6.擅长诊治小儿哮喘、长期咳嗽、抽动症、厌食及小儿妇科等疾病,研制有夏菊茶、儿喘茶、湿毒净洗剂、青黛消炎膏等院内制剂。

7.目的:观察院内制剂七星丹对臁疮的临床疗效,为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8.在附近的制冰工厂内,制冰机在全天工作制作数以千计的一次性冰杯。

9.国内制陶技术在他殚精竭虑地钻研下,终于有了重大突破。

10.用压差调节阀形成的压差克服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流动阻力,把低压液体制冷剂超量供入蒸发器。

字义分解

读音:nèi,nà

[nèi]

[ nèi ]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 nà ]

1. 古同“纳”,收入;接受。

读音:zhì

[zhì]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

内制相关成语

内制相关词语

关于内制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冒制

下一个:逆制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