屺岵
【拼音】:qǐ hù
【注音】:ㄑ一ˇㄏㄨˋ
【结构】:屺(左右结构)岵(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父母。屺岵[qǐhù]⒈《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诗·序》谓为行役者思念父母之作。后因以“屺岵”代指父母。
引证解释⒈引《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诗·序》谓为行役者思念父母之作。后因以“屺岵”代指父母。唐颜惟贞《萧思亮墓志》:“未及庭闈之养,遂缠屺岵之悲。”元揭傒斯《陟亭记》:“朝暉夕景,长云广雾,明灭变化不可殫纪,宜乎孝子慈孙于此兴屺岵之悲而无穷也。”《花月痕》第五回:“天寒岁暮,游子乡关之感,风人屺岵之思,麕至沓来。”
网络解释屺岵屺岵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qǐhù,指父母。
汉语大词典《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诗·序》谓为行役者思念父母之作。后因以“屺岵”代指父母。唐颜惟贞《萧思亮墓志》:“未及庭闱之养,遂缠屺岵之悲。”元揭傒斯《陟亭记》:“朝晖夕景,长云广雾,明灭变化不可殚纪,宜乎孝子慈孙于此兴屺岵之悲而无穷也。”《花月痕》第五回:“天寒岁暮,游子乡关之感,风人屺岵之思,麇至沓来。”
其他释义1.《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诗.序》谓为行役者思念父母之作。后因以'屺岵'代指父母。
读音:qǐ
[qǐ]
(名)没有草木的山。
读音:hù
[hù]
多草木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