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战争
【拼音】:yì dà
词语解释1494-1559年法国与西班牙争夺意大利的战争。1494年,法军入侵意大利,次年占据西班牙统治的那不勒斯王国。西班牙与教皇、神圣罗马帝国、威尼斯等结成反法联盟,几次打败法军。法王法兰西斯一世在位时,与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几次发生大战。最终法国战败,西班牙占领了意大利大部领土。
法语guerres d'Italie
网友释义意大利战争(意大利语:Guerred/'ItaliadelXVIsecolo),又称哈布斯堡-瓦卢瓦战争,是1494年至1559年间一系列战争的总称,15世纪末,法国和西班牙争夺亚平宁半岛斗争激化,导致了持续数十年的意大利战争。战事地包括多数意大利城邦、教皇国、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英格兰王国、奥斯曼帝国。战争起源于米兰公国与那不勒斯王国间的纠纷,随后迅速转变为各参与国间争夺权力与版图的军事冲突,伴随联盟、反联盟,及频繁的断交与背叛。这场战争原本是意大利的强邻为宰割和瓜分意大利而发动的,后来演变成了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
1.在第二次意大利战争中德意志雇佣兵竟以法军主力的身份首次露面,与自己皇帝所在的神圣同盟作战,这就是1512年拉文纳大会战的前奏。
读音:yì
[yì]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lì
[]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
读音:zhàn
[]
(1)(动)作战、战争、战斗。
(2)(动)进行战争或战斗。
(3)(动)泛指斗争。
(4)(动)发抖:寒~|打~|胆~心惊。
读音:zhēng
[]
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争夺。竞争。争长论短。
2. 力求实现:争取。争气。争胜。
3. 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
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争不。争知。争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