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
【拼音】:máo lǐ
词语解释⒈ 西北非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185万平方千米。人口200万(1989年)。首都努瓦克肖特。境内大部分为撒哈拉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居民大多从事农牧业。采矿业重要,主要出口铁矿砂。毛里塔尼亚(毛里塔尼亞)[máolǐtǎníyà]⒈西北非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185万平方千米。人口200万(1989年)。首都努瓦克肖特。境内大部分为撒哈拉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居民大多从事农牧业。采矿业重要,主要出口铁矿砂。
网友释义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英语:TheIslamicRepublicofMauritania),简称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地处北纬15~27度之间,面积103.07万平方公里。毛里塔尼亚西濒大西洋,北部与西撒哈拉和阿尔及利亚接壤,东南部与马里为邻,南与塞内加尔相望。地区属热带沙漠性气候,全境地势平坦,有2/3的地区是沙漠,首都努瓦克肖特,全国共划分为15个省,国土面积103万平方公里,人口478万(2021年),总体上分为摩尔族和黑非民族(非洲黑人)两大类。毛里塔尼亚最早的居民是巴富尔黑人民族,后北非柏柏尔人迁入毛里塔尼亚北部。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毛里塔尼亚。1912年沦为法国殖...
法语Mauritanie
汉语大词典西北非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18.5万平方千米。人口200万(1989年)。首都努瓦克肖特。境内大部分为撒哈拉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居民大多从事农牧业。采矿业重要,主要出口铁矿砂。
1.非洲联盟首席官却前往毛里塔尼亚,谋求与大陆的领导人谁寻求进行调解,以和平结束利比亚危机会议。
2.在毛里塔尼亚的卡埃迪附近,一名男子面对漫天遍野的沙漠蝗虫发呆。
3.笔者在毛里塔尼亚的努瓦迪布乘飞机时,一个穿长袍、缠头巾、连脸部都用白布缠住、而只露出一双眼睛的旅客坐到了我的旁边。
4.在毛里塔尼亚,居民们说当皇群降临首都努瓦克肖特时,天空变成了棕色,并在顷刻之间将树叶吞噬殆尽,只留下光秃秃的棕色枝干。
5.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西邻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
6.不象北非与西非的突尼斯、非斯与廷巴克图这些宏伟的图书城,毛里塔尼亚从来就没有过大型的固定城市。
7.本届拉力赛今天进行第六赛段的比赛,车手们从斯玛拉出发,终点是毛里塔尼亚的祖韦拉特。
8.我在毛里塔尼亚的第二大城市努瓦迪布渔港玩了好久。
9.他已经去过突尼斯了,还要去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
10.但人们不能理解的是,作为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传统的宗主国,作为长期以来扮演非洲保护者的法国,在自己公民莫名其妙遇害后,所表现出的颟顸和冷漠。
读音:máo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 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 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6. 行动急躁:毛躁。
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8.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 货币贬值:钱毛了。
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1. 姓。
读音:lǐ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读音:tǎ
[]
1.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塔。佛塔。
2. 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水塔。灯塔。纪念塔。金字塔。塔楼。
3. 姓。
读音:yà
[]
1. 较差:他的体力不亚于你。
2. 次一等:亚军。亚圣。
3. 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亚铁。
4. 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