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覈
【拼音】:jiào hé
【结构】:校(左右结构)覈(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校核jiàohé。(1)核查;校对。
基础解释意思指探求;核对。
引证解释探求;核对。南朝梁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校覈仁义,源本山川。”清纪昀《<考工记图>序》:“余以戴君之説,与昔儒旧训参互校覈。”
网络解释校覈校覈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iàohé,意思指探求;核对。
汉语大词典探求;核对。南朝梁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校覈仁义,源本山川。”清纪昀《〈考工记图〉序》:“余以戴君之说,与昔儒旧训参互校覈。”
读音:xiào,jiào
[jiào]
[ 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 jiào ]1. 比较:校场。
2.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
读音:hé
[hé]
1.檢驗﹑查核:“檢覈”﹑“覈對”。《文選•張衡•東京賦》:“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將覈其論,必徵言焉。”
2.詳實﹑嚴謹。《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下》:“遷文直而事覈,固文贍而事詳。”《北史•卷七十二•李德林傳》:“善屬文,詞覈而理暢。”
3.深刻。《後漢書•卷六十八•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論鄉黨人物。”
4.米麥舂餘的粗屑。《漢書•卷四十•陳平傳》:“其嫂疾平之不親家生產,曰:『亦食糠覈耳。』”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十首之四十五》:“不惜兩鍾輸一斛,尚贏糠覈飽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