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土
【拼音】:gòng tǔ
【注音】:ㄍㄨㄥˋㄊㄨˇ
【结构】:贡(上下结构)土(独体结构)
【繁体】:貢土
词语解释1.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2.进贡泥土。贡土[gòngtǔ]⒈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⒉进贡泥土。
基础解释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进贡泥土。
引证解释⒈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引《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唐孔颖达疏:“贡土之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蔡邕《独断》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后亦指分封。清胡敬《题苏文忠公表忠观碑拓本》诗:“徐州仍贡土,唐叔旧分桐。”⒉进贡泥土。引宋钱易《南部新书》丁:“天下贡赋,惟长安县贡土,万安县贡水。”
网络解释贡土贡土(gòngtǔㄍㄨㄙˋㄊㄨˇ),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
综合释义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唐孔颖达疏:“贡土之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蔡邕《独断》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后亦指分封。清胡敬《题苏文忠公表忠观碑拓本》诗:“徐州仍贡土,唐叔旧分桐。”进贡泥土。宋钱易《南部新书》丁:“天下贡赋,惟长安县贡土,万安县贡水。”
网友释义简佐才(?-1934),福建省永定县坎市镇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34师100团战士、团部警卫排班长,参加了闽西苏区反“会剿”作战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随部参加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同年11月下旬在湘江边承担阻击任务,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被敌军分割在广西界首一带。1934年12月初在转移途中被敌包围,为掩护师部转移再次担任断后阻击任务,弹尽后跳崖,壮烈牺牲。
汉语大词典(1).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唐孔颖达疏:“贡土之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蔡邕《独断》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后亦指分封。清胡敬《题苏文忠公表忠观碑拓本》诗:“徐州仍贡土,唐叔旧分桐。”(2).进贡泥土。宋钱易《南部新书》丁:“天下贡赋,惟长安县贡土,万安县贡水。”
读音:gòng
[gòng]
(1)(名)贡品;古代臣民或属国献给帝王的物品:~品。
(2)(动)封建时代称选拔(人才);推荐给朝廷:~生。
(3)姓。
读音:tǔ
[tǔ]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