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衿露肘
【拼音】:zhuō jīn lù zhǒu
【注音】:ㄓㄨㄛㄐ一ㄣㄌㄨˋㄓㄡ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衿,同“襟”。谓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后以“捉衿露肘”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亦作:捉襟见肘、捉衿肘见、捉襟肘见
基础解释同/'捉衿见肘/',意思是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引证解释⒈同“捉衿见肘”。引明焦竑《焦氏笔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谁怜子夏之贫。”
汉语大词典同“捉衿见肘”。明焦竑《焦氏笔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谁怜子夏之贫。”
出处明·焦竑《焦氏笔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谁怜子夏之贫。”
其他释义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读音:zhuō
[zhuō]
(1)(动)握;抓
(2)(动)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奸|~贼|~老鼠。
读音:lòu,lù
[lù]
[ lù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
2.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4. 滋润:覆露万民。
5.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 lòu ]1.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读音:zhǒu
[zhǒu]
(名)上臂和前臂相接处向外面突起的部分;胳膊肘儿:~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