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参赞
【拼音】:wén huà cān zàn
【注音】:ㄨㄣˊㄏㄨㄚˋㄘㄢㄗㄢˋ
【繁体】:文化參贊
词语解释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文化交流等事务的外交官。由一国文化主管机关派遣。职责是报告所驻国文化情况,准备组织两国的文化交流等。文化参赞[wénhuàcānzàn]⒈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文化交流等事务的外交官。由一国文化主管机关派遣。职责是报告所驻国文化情况,准备组织两国的文化交流等。
基础解释使馆中负责同驻在国文化部门进行联系和交涉的外交人员,由一国文化主管机关派出。
引证解释⒈驻外使馆中负责同驻在国联系处理文化事务的高级外交官。
网络解释文化参赞使馆中负责同驻在国文化部门进行联系和交涉的外交人员,由一国文化主管机关派出。
1.柳在沂韩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huà,huā
[huà]
[ huà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 huā ]1. 同“花”。
读音:cān,shēn,cēn
[cān]
[ cān ]1. 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
2. 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3.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4. 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
5.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
6. 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
[ shēn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2. 中药名:人参。党参。
[ cēn ]1. 〔参差(cī)〕长短不齐,如“参参不齐”、“参参错落”。
读音:zàn
[zàn]
(1)(动)帮助:~助。
(2)(动)称赞:~许。
(3)(名)旧时的一种文体;内容是称赞人物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