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国
【拼音】:shī guó
【注音】:ㄕㄍㄨㄛˊ
【结构】:失(独体结构)国(全包围结构)
【繁体】:失國
词语解释丧失国家的统治权;亡国。失国[shīguó]⒈丧失国家的统治权;亡国。
引证解释⒈丧失国家的统治权;亡国。引《国语·晋语二》:“得国常於丧,失国常於丧。”唐韩愈《顺宗实录四》:“楚王失国亡走,一言善而復其国。”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唐太宗发兵击破吐谷浑,可汗慕容允败死,太子达延芒波结失国,逃归吐蕃。”
网络解释失国失国意思是丧失国家的统治权;亡国。出自于《国语·晋语二》。
综合释义丧失国家的统治权;亡国。《国语·晋语二》:“得国常於丧,失国常於丧。”唐韩愈《顺宗实录四》:“楚王失国亡走,一言善而復其国。”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唐太宗发兵击破吐谷浑,可汗慕容允败死,太子达延芒波结失国,逃归吐蕃。”
汉语大词典丧失国家的统治权;亡国。《国语·晋语二》:“得国常于丧,失国常于丧。”唐韩愈《顺宗实录四》:“楚王失国亡走,一言善而复其国。”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唐太宗发兵击破吐谷浑,可汗慕容允败死,太子达延芒波结失国,逃归吐蕃。”
其他释义1.丧失国家的统治权;亡国。
1.玄奘逝世后,高宗哀恸伤感,为之罢朝,反复叨念“朕失国宝矣”。
2.北朝魏扫荡诸国,北用兵于齐,西禅位于周,宇文氏并吞高齐,得国于元氏,失国于杨氏。
3.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
4.我们对待外宾应该不卑不亢,不能丧失国格、人格。
5.爱总在付出中延续,情总在真诚中扎根,心总在动容中驿动,水总在流淌中欢歌,人总在交往中发展,错总在纠正后改过,恨总在宽容中消失。国际宽容日,愿你宽容的心海常涌,微笑的人生。
6.由于全球各地的模特公司都十分钟情于白俄罗斯姑娘,近年来越来越多白俄罗斯美女流失国外。
7.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应实行分类管理,防止化公为私,造成“穷庙富和尚”,严防借“走出去”向外转移资本,流失国有资产。
8.爱总在付出中延续,情总在真诚中扎根,人总在交往中发展,恨总在宽容中消失。国际宽容日,愿你宽容的心海常涌,微笑的人生不痛。
9.有些人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不惜丧失国格,人格。
10.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读音:shī
[shī]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