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铭
【拼音】:yān shān míng
【注音】:一ㄢㄕㄢㄇ一ㄥˊ
【结构】:燕(上中下结构)山(独体结构)铭(左右结构)
【繁体】:燕山銘
词语解释1.亦称'燕山铭'。2.指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时,班固所撰的《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
基础解释见/'燕然铭/'。
引证解释⒈见“燕然铭”。
汉语大词典见“燕然铭”。《汉语大词典》:燕然铭(燕然铭) 拼音:yànránmíng亦称“燕山铭”。指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时,班固所撰的《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北周王褒《从军行》之一:“勋封瀚海石,功勒《燕然铭》。”唐王昌龄《少年行》之一:“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唐鲍溶《秋思》之二:“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其他释义1.见'燕然铭'。
读音:yàn,yān
[yān]
[ yàn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燕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燕侣。燕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2. 轻慢:“燕朋逆其师”。
3. 古同“宴”,安闲,安乐。
4. 古同“宴”,宴饮。
[ yān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燕赵。燕山。燕京。
2. 姓。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míng
[míng]
(1)(名)在器物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警惕自己的文字(写出或刻出):座右~。
(2)(动)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比喻深刻记住:~功|~心|~肌镂骨(比喻恩极深)|~诸肺腑(比喻永记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