僸佅兜离
【拼音】:jìn mài dōu lí
【注音】:ㄐ一ㄣˋㄇㄞˋㄉㄡㄌ一ˊ
【繁体】:僸佅兜離
词语解释泛指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音乐。僸佅兜离[jìnmàidōulí]⒈泛指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音乐。
引证解释⒈泛指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音乐。引《文选·班固<东都赋>》:“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李善注引《孝经钩命诀》:“东夷之乐曰佅,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林离,北夷之乐曰僸。”清昭槤《啸亭续录·山高水长殿看烟火》:“上入座,赐茶毕,凡各营角伎以及僸佅兜离之戏,以次入奏。”
综合释义泛指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音乐。《文选·班固<东都赋>》:“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李善注引《孝经钩命诀》:“东夷之乐曰佅,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林离,北夷之乐曰僸。”清昭槤《啸亭续录·山高水长殿看烟火》:“上入座,赐茶毕,凡各营角伎以及僸佅兜离之戏,以次入奏。”
汉语大词典泛指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音乐。《文选·班固〈东都赋〉》:“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李善注引《孝经钩命诀》:“东夷之乐曰佅,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林离,北夷之乐曰僸。”清昭梿《啸亭续录·山高水长殿看烟火》:“上入座,赐茶毕,凡各营角伎以及僸佅兜离之戏,以次入奏。”
其他释义1.泛指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音乐。
读音:jìn
[jìn]
1.〔~~〕仰头振奋之态。
2.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乐曲名。
读音:mài
[mài]
中国少数民族的一种乐曲。
读音:dōu
[dōu]
(1)(名)口袋一类的东西
(2)(动)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用手巾~桔子。
(3)(动)招揽(顾客):~售。
(4)(动)绕着:~圈子。
(5)(动)承担或包下来:出了事我~着。
(6)(动)把底细全部揭露出来:~出。
(7)(动)正对着;冲着:~头盖脸。
读音:lí
[lí]
(1)(动)分离:~别|悲欢~合。
(2)(动)表示时间、空间或者事物之间的距离:这里~车站很近|~国庆节只有十天了。
(3)(动)缺少:发展工业~不了钢铁。
(4)(动)(Lí)姓。
(5)(名)八卦之一,代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