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入耳
【拼音】:chū kǒu rù ěr
【注音】:ㄔㄨㄎㄡˇㄖㄨˋㄦˇ
【词性】:成语。
【简体】:出口入耳
【繁体】:出口入耳
词语解释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引证解释⒈谓言出甲口,入于乙耳,不为他人所知。引《左传·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於余口,入於尔耳,谁告建也?’”《后汉书·张玄传》:“温前执其手曰:‘子忠於我,我不能用,是吾罪也,子何为当然!且出口入耳之言,谁今知之!’”
综合释义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出口入耳[chūkǒurùěr]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国语辞典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后泛指两人私下谈论,谨守秘密,不让别人知道。
辞典修订版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后泛指两人私下谈论,谨守秘密,不让别人知道。《后汉书.卷三六.张霸传》:「温前执其手曰:『子忠于我,我不能用,是吾罪也,子何为当然!且出口入耳之言,谁今知之!』」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后泛指两人私下谈论,谨守秘密,不让别人知道。后汉书.卷三十六.张霸传:「温前执其手曰:『子忠于我,我不能用,是吾罪也,子何为当然!且出口入耳之言,谁今知之!』」
其他解释言语出甲口,入乙口耳,除当事人之外,无由得知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1.这话咱俩可是出口入耳,传出去就成了挑拨离间啦!
2.这事你我之间出口入耳,万不可对别人透露。
3.他们两个出口入耳,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https://www.chazidian.com/zj-77331/查字典造句]网
4.他们两个出口入耳,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chū
[chū]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rù
[rù]
(1)(动)进来或进去:投~|~冬|由浅~深。
(2)(动)参加到某种组织中:~学|~伍。
(3)(动)收入:岁~|量~为出。
(4)(动)合乎:~时|~情~理。
(5)(名)入声:平上去~。
读音:ěr
[ěr]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