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榜安民
【拼音】:chū bǎng ān mín
【注音】:ㄔㄨㄅㄤˇㄢㄇ一ㄣˊ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榜:官府告示。张贴告示,安抚百姓⒈榜:旧指官府的告示。贴出告示,安抚人民。成语解释出榜安民
基础解释贴出告示,安抚人民。
综合释义贴出告示,安抚人民。《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公子吕望见火光,即便杀来,城中之人,开门纳之,不劳余力,得了京城。即时出榜安民,榜中备说庄公孝友,太叔背义忘恩之事,满城人都说太叔不是。”
出处《东周列国志》
其他释义榜:旧指官府的告示。贴出告示,安抚人民。
1.拓跋思忠占据长安后,便出榜安民,救济百姓,一心等待蜀中派人来接管都城。
2.吴铭大喜,再用好言抚慰了这几个头目,一边出榜安民,一边备办酒食,犒劳军士,置酒管待耿恭及众将。
3.但是他却是无可奈何,只能在黄忠身旁军士的押解下缓缓进城,然后眼睁睁的看着黄忠接收了江州城,又出榜安民,稳定了民众的情绪。
4.玲玲随即整顿人马,编制碗城旧部,出榜安民,招抚四方百姓。
5.李沅发本无杀万之意,令其出榜安民,万竟詈骂不止,遂被义军战士李成景、李八等当场处死。
6.为了防止有人乘乱打劫,李均令人将银矿、府军等重要地方守住,然后再来到总管府与俞升商量出榜安民之事。
7.下令秋毫无犯,出榜安民,百姓安堵如故。
8.他攻下柳州后,出榜安民,号召全城演戏三天,以资庆贺。
9.张桂芳一面统计战果,一面出榜安民,待到局势渐稳,乃请武王移驾入关。
10.郭子仪不去追赶思明,乘势夺门而入,下令秋毫无犯,出榜安民,百姓安堵如故。
读音:chū
[chū]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读音:bǎng
[bǎng]
[ bǎng ]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 bàng ]1.摇船的用具:~人(船工)。
[ péng ]1.同“搒”。
读音:ān
[ān]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读音:mín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