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重
【拼音】:chóng zhòng
【注音】:ㄔㄨㄥˊㄓㄨㄥˋ
【结构】:崇(上下结构)重(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1.犹尊贵;高贵。2.尊重;重视。3.古代书信末祝颂对方的用词。犹言贵体。崇重[chóngzhòng]⒈犹尊贵;高贵。⒉尊重;重视。⒊古代书信末祝颂对方的用词。犹言贵体。
基础解释犹尊贵;高贵。尊重;重视。3.古代书信末祝颂对方的用词。犹言贵体。
引证解释⒈犹尊贵;高贵。引《后汉书·窦融传》:“肃宗即位,以公主修勑慈爱,累世崇重,加号长公主。”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任。”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以大王嗣守其国,爵命崇重,一如先大王。”清恽敬《答俪笙尚书书》:“先生德位崇重,下交于奔走之吏,先生之道益光矣。”⒉尊重;重视。引晋桓温《荐谯元彦表》:“是故上代之君,莫不崇重斯轨,所以篤俗训民,静一流竞。”唐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趋竞,未復本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肃宗、代宗,崇重儒术。”⒊古代书信末祝颂对方的用词。犹言贵体。引宋范仲淹《与韩魏公书》:“伏惟宴喜外,倍保崇重。祝望祝望。”宋王安石《与王宣徽书》:“惟冀为时倍保崇重,无任祷颂之至。”
网络解释崇重崇重,汉语词汇。
释义1、犹尊贵;高贵。2、.尊重;重视。3、古代书信末祝颂对方的用词。犹言贵体。
综合释义犹尊贵;高贵。《后汉书·窦融传》:“肃宗即位,以公主修勑慈爱,累世崇重,加号长公主。”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任。”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以大王嗣守其国,爵命崇重,一如先大王。”清恽敬《答俪笙尚书书》:“先生德位崇重,下交于奔走之吏,先生之道益光矣。”尊重;重视。晋桓温《荐谯元彦表》:“是故上代之君,莫不崇重斯轨,所以篤俗训民,静一流竞。”唐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趋竞,未復本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肃宗、代宗,崇重儒术。”古代书信末祝颂对方的用词。犹言贵体。宋范仲淹《与韩魏公书》:“伏惟宴喜外,倍保崇重。祝望祝望。”宋王安石《与王宣徽书》:“惟冀为时倍保崇重,无任祷颂之至。”
汉语大词典(1).犹尊贵;高贵。《后汉书·窦融传》:“肃宗即位,以公主修敕慈爱,累世崇重,加号长公主。”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任。”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以大王嗣守其国,爵命崇重,一如先大王。”清恽敬《答俪笙尚书书》:“先生德位崇重,下交于奔走之吏,先生之道益光矣。”(2).尊重;重视。晋桓温《荐谯元彦表》:“是故上代之君,莫不崇重斯轨,所以笃俗训民,静一流竞。”唐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趋竞,未复本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肃宗、代宗,崇重儒术。”(3).古代书信末祝颂对方的用词。犹言贵体。宋范仲淹《与韩魏公书》:“伏惟宴喜外,倍保崇重。祝望祝望。”宋王安石《与王宣徽书》:“惟冀为时倍保崇重,无任祷颂之至。”
1.徐羡之中才寒士,傅亮布衣诸生,非有晋宣帝、王大将军之心明矣;受寄崇重,未容遽敢背德。
2.看到那么多人都在推崇《重生之官路商途》,我就用了几天的时间,慢慢的看了一遍。
3.眼见巡视队伍走远,晏阳和崇重继续向着‘四序岛’前行。
4.汉高祖欲废嫡立庶,黄、绮方来,岂如陛下崇重隐沦,亲问岩穴!
5.眼见巡视队伍走远,晏阳和崇重继续向着‘四序岛’前行。(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72617/造句网)
6.汉高祖欲废嫡立庶,黄、绮方来,岂如陛下崇重隐沦,亲问岩穴!【www.chazidian.com/zj-72617/造句网】
读音:chóng
[chóng]
(1)(名)山大而高
(2)(动)重视;尊敬:尊~|推~|~拜(尊敬钦佩)|~敬(推崇尊敬)。
(3)姓。
读音:zhòng,chóng
[zhòng]
[ zhòng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重负。重荷。重量(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
2. 程度深: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3. 价格高:重价收买。
4. 数量多: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5. 主要,要紧: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
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重视。尊重。器重。隆重。
7. 言行不轻率:慎重。自重。
[ chóng ]1. 再: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
2. 〔重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3. 层: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