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参
【拼音】:hóng shēn
【繁体】:紅參
词语解释⒈ 亦作“红参”。⒉ 人参的一种。
基础解释亦作/'红参/',亦作/'红参/'。人参的一种。
引证解释⒈ 亦作“红葠”。人参的一种。引:清马建忠《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界务禀》:“忠查朝鲜土产极少,惟红参为大宗,民间不得私售,每年开採,由公家收齐,交贡使携至北京出售。”《清史稿·德宗纪一》:“庚子,免朝鲜红葠釐税。”
综合释义亦作“红葠”。人参的一种。清马建忠《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界务禀》:“忠查朝鲜土产极少,惟红参为大宗,民间不得私售,每年开採,由公家收齐,交贡使携至北京出售。”《清史稿·德宗纪一》:“庚子,免朝鲜红葠釐税。”
汉语大词典亦作“红蔘”。人参的一种。清马建忠《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界务禀》:“忠查朝鲜土产极少,惟红参为大宗,民间不得私售,每年开采,由公家收齐,交贡使携至北京出售。”《清史稿·德宗纪一》:“庚子,免朝鲜红蔘釐税。”
其他释义1.亦作'红参'。2.人参的一种。
1.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仙龙抗癌胶囊中蛞蝓、红参、三七、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其中蛞蝓的薄层色谱鉴别首次在制剂中发表。
2.据了解,“排解调补、治病养生”是姜良铎中医赋予排毒养颜胶囊的重大使命,它由大黄、西洋参、青阳参、小红参、肉苁蓉、白术等组成。
3.班主任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小红参加这次演讲比赛。
4.人参又称棒槌、孩儿参等,分为白参、红参、山参、园参等种类。
5.如人参、沙参、玄参、红参、丹参和苦参;黄连、黄精、黄柏、黄苓和黄芪;五味子和五倍子;枳实与枳壳;天门冬与麦门冬等等。
6.肉苁蓉、西洋参和小红参等药材的药物因子可以有效针对毒素对机体造成的伤害进行补益,使气血顺畅,脏腑功能恢复。
7.热腾腾的饺子犒劳了劳动人民一年的辛劳;在旧时苏州,人们用红参、桂圆、核桃肉烧汤喝吃膏滋进补;闽南一带的羊肉炉、姜母鸭、麻油鸡等补物大受欢迎。
8.红参黄芪猪瘦肉汤冬日宜进补。
9.如红参的颜色是红棕色,野山人参表面呈灰黄色,阿胶为棕色半透明体。
10.华山参,因其形状及外表呈深棕色,常冒充红参。
读音:hóng,gōng
[hóng]
[ hóng ]1.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 gōng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读音:cān,shēn,cēn
[shēn]
[ cān ]1. 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
2. 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3.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4. 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
5.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
6. 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
[ shēn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2. 中药名:人参。党参。
[ cēn ]1. 〔参差(cī)〕长短不齐,如“参参不齐”、“参参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