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榨勒索
【拼音】:qiāo zhà lè suǒ
【注音】:ㄑ一ㄠㄓㄚˋㄌㄜˋㄙㄨㄛ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利用职权或抓住别人的把柄用威胁手段逼取他人财物。亦作:敲榨勒索
基础解释见/'敲诈勒索/',敲诈:仗着势力或抓住人的把柄进行恐吓,索取财物。勒索: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形容利用职权或抓住人的把柄,采用威胁手段强制索取他人财物。
引证解释⒈见“敲诈勒索”。
汉语大词典见“敲诈勒索”。《汉语大词典》:敲诈勒索(敲诈勒索) 拼音:qiāozhàlèsuǒ利用职权或抓住别人的把柄用威胁手段逼取他人财物。孙犁《澹定集·乡里旧闻(二)》:“他却坏下去的很快,敲诈勒索,以至奸污妇女。”曲波《林海雪原》三三:“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亦作亦作“敲榨勒索”。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八:“这是大明大白的敲榨勒索,逼人上吊,把穷人往死路上推。”
其他释义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同“敲诈勒索”。
1.往近的说,董溪就有几十个大小煤矿,每个煤矿都深受地癖恶霸无端惹事生非和敲榨勒索之苦。
2.法官判处格林先生一年监禁,因为他曾向一位老人进行敲榨勒索。
3.身为执法人员,竟然知法犯法,为非作歹,串同社会混混欺行霸市,敲榨勒索。
4.靖江王府凭借自己的特权,大搞盐运和私贩,到处敲榨勒索,骗取钱财,更别说广西地方官吏也争着这样干。
5.罪名,敲榨勒索、坑害百姓的罪行,并汇报了敌情。
6.反动统治者强奸民意,敲榨勒索。
7.虽然自己养的这帮手下没有几个真正会武功的,可,房易主因为有一个当特种兵弟弟给自己撑腰,便肆无忌惮的敲榨勒索那些善良的平民百姓来了。
8.显然,这位军爷在敲榨勒索,漫天要价。
9.显然,这位军爷在敲榨勒索,漫天要价。【https://www。chazidian。com/zj-279734/敲榨勒索造句】
10.往近的说,董溪就有几十个大小煤矿,每个煤矿都深受地癖恶霸无端惹事生非和敲榨勒索之苦。[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读音:qiāo
[qiāo]
(1)(动)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打|推~|零~碎打|旁~侧击。
(2)(动)敲竹杠:~诈。
读音:zhà
[zhà]
(1)(动)压出物体里的汁液。
(2)(名)压出物体里汁液的器具:油~|酒~。
读音:lè,lēi
[lè]
[ lè ]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勒。
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勒马。
3. 强制:勒令。勒索。
4. 统率:勒兵。
5. 雕刻:勒石。勒碑。勒铭。
[ lēi ]1.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勒紧。
2. 方言,强制,逼迫。
读音:suǒ
[suǒ]
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绳~。麻~。绞~。铁~桥。
2.姓。
3.搜寻;寻找:搜~。遍~不得。
4.要;取:~取。~还。~价。
5.孤单:离群~居。
6.寂寞;没有意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