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义
【拼音】:shí yì
【注音】:ㄕˊ一ˋ
【结构】:十(独体结构)义(独体结构)
【繁体】:十義
词语解释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道家亦倡此说。十义[shíyì]⒈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道家亦倡此说。
引证解释⒈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引《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脩十义,讲信脩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⒉道家亦倡此说。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人伦·十义》。引《云笈七籤》卷一百:“帝(黄帝)始制七情,行十义之教……十义者,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十义也。”
网络解释十义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我国古人非常注重十义,认为是每个人都要遵从,不可疏忽的事。
综合释义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脩十义,讲信脩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道家亦倡此说。《云笈七籤》卷一百:“帝(黄帝)始制七情,行十义之教……十义者,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十义也。”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人伦·十义》。
汉语大词典(1).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脩十义,讲信脩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2).道家亦倡此说。《云笈七签》卷一百:“帝(黄帝)始制七情,行十义之教……十义者,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十义也。”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人伦·十义》。
其他释义1.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2.道家亦倡此说。
1.围绕寻找万花国传国之宝二虎盏这条主线,描绘了周印率十义五侯众兄弟打三山、破五寨、征北讨西的全过程。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