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屍
【拼音】:mǎ gé guǒ shī
【繁体】:馬革裹屍
【拼音】:mǎ gé guǒ shī
辞典修订版语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屍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屍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效命沙场。宋.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屍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也作「裹屍马革」。
辞典简编版用马皮将屍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效命于沙场。语出《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 【造句】古代许多名将在从军之时,就抱定马革裹屍,战死沙场的决心。
成语词典版01.北齐.朱瑒〈与徐陵请王琳首书〉:「诚复马革裹屍,遂其平生之志;原野暴体,全彼人臣之节。」02.宋.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屍自当誓,蛾眉伐性休重说。」03.《三国演义.第五一回》:「瑜听罢,于床上奋然跃起曰:『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屍还,幸也!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gé,jí
[gé]
[ gé ]1.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改变:革新。革命。改革。变革。
3.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姓。
[ jí ]1.(病)危急
读音:guǒ
[guǒ]
(1)(动)(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
(2)(动)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匪军撤退时;~走了几个村子的人。
(3)(动)〈方〉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