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
【拼音】:xīn shī
【注音】:ㄒ一ㄣㄕ
【结构】:心(独体结构)师(左右结构)
【繁体】:心師
词语解释1.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2.谓心之师。3.谓内心所师承的。心师[xīnshī]⒈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⒉谓心之师。⒊谓内心所师承的。
基础解释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谓心之师。谓内心所师承的。
引证解释⒈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引唐皎然《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诗:“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前蜀贯休《了仙谣》:“若师方术弃心师,浪似雪山何处讨。”⒉谓心之师。引《南史·张融传》:“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⒊谓内心所师承的。引明李东阳《大原宋生灏手刻先君字法手稿赠之以诗》:“当其腕指所至时,意匠心师两无跡。”
网络解释心师心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nshi,是指我作我师。
综合释义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唐皎然《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诗:“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前蜀贯休《了仙谣》:“若师方术弃心师,浪似雪山何处讨。”谓心之师。《南史·张融传》:“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谓内心所师承的。明李东阳《大原宋生灏手刻先君字法手稿赠之以诗》:“当其腕指所至时,意匠心师两无跡。”
汉语大词典(1).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唐皎然《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诗:“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前蜀贯休《了仙谣》:“若师方术弃心师,浪似雪山何处讨。”(2).谓心之师。《南史·张融传》:“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3).谓内心所师承的。明李东阳《大原宋生灏手刻先君字法手稿赠之以诗》:“当其腕指所至时,意匠心师两无迹。”
1.他担心师兄伤势,找了片背静的林子,轻轻将玉盘置于树底,用随身的伤药给予止血包扎等简单的处理。
2.凡心师兄客气了,我如今是釜底游魂正走在阴凉处,道宗不怕麻烦给予庇护,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凡心师兄不要客气。
3.出于和勿用一样的顾虑,子傲也没有将风凰带在身边,而是拜托圣女庵的无心师太率领滞留在宙斯皇族的一众佛门僧俗弟子返回中国风族的时候,一并带上。
4.不管工作有多么的繁忙,只要记得我时刻都在远方关望您祝福您就好。哺育学子慈祥心,师恩难忘刻骨铭,深深祝福谢师情:健康长寿福如海!
5.这个你自然不用操心,师父他老人家心慈面善,两个孩子又孤苦伶仃,我想,他是会答应的。
6.哺育学子慈祥心,师恩难忘刻骨铭,深深祝福谢师情:健康长寿福如海!
7.小小短信表我心,感谢老师培育恩。小小短信表我心,师恩之情暖我心。小小短信表我心,师情恩情比海深。祝教师节日快乐,幸福久久。
8.但她所留下的那幅图和交待、托嘱给山中小镇上韦善人的这个未来的儿媳,静心师太永远也不会知道在一八四零的大清王朝;将。
9.鲁大侠,天心师兄的话,非常有道理,还望大侠三思,性命非同儿戏,我们还是想一个万全之策。
10.好心师傅出手相救中“连环套”被骗四千。
读音:xīn
[xīn]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shī
[shī]
1.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
)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3. 效法:师法古人。
4. 榜样:师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7. 军队:会师。出师。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9. 一国的首都:京师。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