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俱下
【拼音】:wǔ xíng jù xià
【注音】:ㄨˇㄒ一ㄥˊㄐㄨˋㄒ一ㄚˋ
【词性】:成语。
【简体】:五行俱下
【繁体】:五行俱下
词语解释谓读书敏捷神速。亦作:五行并下五行俱下[wǔxíngjùxià]⒈谓读书敏捷神速。亦作:五行并下。
基础解释谓读书敏捷神速。
引证解释⒈谓读书敏捷神速。引《三国志·魏志·应瑒传》“后为五官将文学”裴松之注引晋华峤《汉书》:“瑒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纔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四:“应奉读书,五行俱下;宋孝武省读书奏,能七行俱下,盖言其敏也。”亦作“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综合释义指读书敏捷神速。五行俱下[wǔxíngjùxià]可以一次看五行。形容读书速度很快。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八.三品颐神保命神丹方叙》:「力则拔山扛鼎,倒曳九牛,诵则一日万言,五行俱下。」也作「五行并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汉.孔融〈汝颍优劣论〉:「汝南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有能离娄并照者也。」
国语辞典可以一次看五行。形容读书速度很快。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八.三品颐神保命神丹方叙》:「力则拔山扛鼎,倒曳九牛,诵则一日万言,五行俱下。」也作「五行并下」。五行俱下[wǔhángjùxià]⒈可以一次看五行。形容读书速度很快。宋·张君房也作「五行并下」。引《云笈七签·卷七八·三品颐神保命神丹方叙》:「力则拔山扛鼎,倒曳九牛,诵则一日万言,五行俱下。」成语解释五行俱下
成语词典版01.汉.孔融〈汝颍优劣论〉:「汝南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有能离娄并照者也。」(源)02.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
出处晋·华峤《汉书》:“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
其他释义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1.应奉五行俱下,祢衡一览便记,今复见之于裴生矣。
2.初,武帝昭明太子统;五岁能通五经,读书一目五行俱下。www。chazidian。com/zj-200719/造句
3.初,武帝昭明太子统;五岁能通五经,读书一目五行俱下。(www.chazidian.com/zj-200719/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w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háng,xíng
[xíng]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xíng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读音:jù,jū
[jù]
[ jù ]全、都:一应俱全、万事俱备、百废俱兴
[ jū ]姓。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