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
【拼音】:wén xué shè
【注音】:ㄨㄣˊㄒㄩㄝˊㄕㄜˋ
【词性】:名词。
【结构】:文(独体结构)学(上下结构)社(左右结构)
【繁体】:文學社
词语解释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11年1月由振武学社改组而成,蒋fc2e武任社长。借“研究文学”为名,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吸收社员五千余人。后与共进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文学社(文學社)[wénxuéshè]⒈指的是清末湖北革命团体,它的成立是知识分子寻求救国的一次尝试,是新思想发力的表现,文学社后并入同盟会。
基础解释清末湖北革命团体。
网络解释文学社(清末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指的是清末湖北革命团体,它的成立是知识分子寻求救国的一次尝试,是新思想发力的表现,文学社后并入同盟会。
综合释义@@@@@年@@@@@月由振武学社改组而成,借“研究文学”为名,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吸收社员五千余人。后与共进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汉语大词典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11年1月由振武学社改组而成,蒋翊武任社长。借“研究文学”为名,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吸收社员五千余人。后与共进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1.无论有多大的阻碍,我们都要成立小苗文学社。
2.黄子韬喜欢上了机车吝啬不会煮饭,洁癖屌丝笑点低,路盲挑食生活白痴的隔壁班班长兼现任文学社副社长,吴亦凡。
3.此外,文学出版社还有能力肩负以优代劣的任务,那就是,一发现一部值得翻译的作品被译得不堪入目,除及时撰文予以严厉批评外,文学社有义务也有能力马上组织胜任者重译出版。
4.的社长助理,文学社未来的接班人,一手好文章人人赞,千家诗文无不知,博览古今,“学富五车有四车,才高八斗有七斗”。
5.根据会员的兴趣爱好,学校组建了星梦缘文学社、蓝天美术大院、雷锋礼仪大队、校园之声广播站、金嗓子合唱团、金翅膀舞蹈团等多个社团。
6.我是学校文学社的一名成员,因此我有很多机会外出采风来收集我的写作材料。
7.知己意识的突显,加强了惺惺相惜的姊妹情谊,形成酬唱往来的女性文学社群。
8.它的运行方式及其呈露出来的种种现象,也对中国现代文学社团起到了某种先导性的启迪作用。
9.说起自己去年加入的文学社,大一男生孙淳一肚子抱怨。
10.虽然,一个文学社团风格的创建,需要依赖时间的累积,及许多人的努力,才能见其端倪。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xué
[xué]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
读音:shè
[shè]
(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
(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