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唐峡
【拼音】:qú táng xiá
【注音】:ㄑㄨˊㄊㄤˊㄒ一ㄚˊ
【结构】:瞿(上下结构)唐(半包围结构)峡(左右结构)
【繁体】:瞿唐峽
词语解释1.亦作'瞿塘峡'。2.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西蜀门户。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
基础解释亦作‘瞿塘峡/'。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
引证解释⒈亦作“瞿塘峡”。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西蜀门户。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引唐杜甫《秋兴诗》之六:“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宋陆游《入蜀记》卷六:“发大谿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渊鉴类函》卷二五引《潜确类书》:“瞿塘峡在夔州府城东,旧名西陵峡,两岸对峙,中贯一江,灔澦堆当其口,乃三峡之门。”亦省称“瞿唐”、“瞿塘”。唐杜甫《引水》诗:“月峡瞿唐云作顶,乱石峥嶸俗无井。”唐刘禹锡《竹枝词》:“瞿唐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唐李白《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前蜀牛峤《菩萨蛮》词:“风流今古隔,虚作瞿塘客。”
网络解释瞿唐峡瞿唐峡亦作“瞿塘峡”,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
综合释义亦作“瞿塘峡”。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西蜀门户。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唐杜甫《秋兴诗》之六:“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宋陆游《入蜀记》卷六:“发大谿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渊鉴类函》卷二五引《潜确类书》:“瞿塘峡在夔州府城东,旧名西陵峡,两岸对峙,中贯一江,灔澦堆当其口,乃三峡之门。”亦省称“瞿唐”、“瞿塘”。唐杜甫《引水》诗:“月峡瞿唐云作顶,乱石峥嶸俗无井。”唐刘禹锡《竹枝词》:“瞿唐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唐李白《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前蜀牛峤《菩萨蛮》词:“风流今古隔,虚作瞿塘客。”
汉语大词典亦作“瞿塘峡”。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西蜀门户。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唐杜甫《秋兴诗》之六:“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宋陆游《入蜀记》卷六:“发大溪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渊鉴类函》卷二五引《潜确类书》:“瞿塘峡在夔州府城东,旧名西陵峡,两岸对峙,中贯一江,滟滪堆当其口,乃三峡之门。”亦省称“瞿唐”、“瞿塘”。唐杜甫《引水》:“月峡瞿唐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唐刘禹锡《竹枝词》:“瞿唐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唐李白《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前蜀牛峤《菩萨蛮》词:“风流今古隔,虚作瞿塘客。”
读音:qú,jù
[qú]
[ qú ]1. 古代戟一类的兵器。
2. 〔瞿聃〕佛陀与老子,为“佛”、“道”两教宗奉的教主。
3. 〔瞿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姓瞿昙。后以瞿昙为佛的代称,亦称“乔达摩”。
4. 姓。
[ jù ]1. 惊视,惊恐四顾:瞿瞿(a.惊顾的样子;b.迅速张望的样子;c.勤谨的样子)。瞿然。
读音:táng
[táng]
(1)(形)(言谈)虚夸:~大无验。
(2)(形)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
(3)(名)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
(4)(名)唐朝。
(5)(名)后唐。
(6)(名)姓。
读音:xiá
[xiá]
(名)两山夹水的地方:~谷。